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江苏宿迁推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树木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江苏宿迁推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
发布日期:2012-09-25 09:42:16  浏览次数:16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处于东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域。自1996年7月,地级宿迁市挂牌成立,宿迁翻开了区域发展的新篇章,也迎来了绿色建设的新时代。

    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280万亩,高标准农田林网面积620万亩,四旁植树保存株数1亿余株,林木种苗花卉面积40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28.18%;市区绿地面积2526公顷,绿化覆盖率40.92%,绿地率37.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3平方米。

    绿色公园、绿色广场、绿色道路、绿色河渠、绿色城镇、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家庭……

    一个个数据、一项项工程,555万宿迁人,在8555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大气磅礴的“绿色画卷”,走出了一条“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湖滨特色生态宜居城市”之路。

   绘就城市绿化特色蓝图

    一直以来,宿迁市始终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大力实施“北扩西进、南拓东延、引湖纳山、一体两翼”战略,不断加大城市绿化投入,着力打造“生态宿迁、绿色家园”的城市品牌和景观特色。绿色,沁入了宿迁人生活的每个细节。

    雪枫公园、园博园、罗曼园、古黄河水景园、河滨公园、市民公园、千鸟园、人民广场、箭鹿广场等一批品味较高的公园、广场和街头绿地已经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以古黄河、大运河风光带,人民大道、威海路景观绿地,顺堤河景观带,宿洋路、宿新路景观大道,城市外环路林带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道路、滨河绿地为代表,市区建成区道路绿化普及率已经达到100%。
 

    环城高速林带、古黄河风光带防护林、黄河北路西侧防护林,大运河、徐洪河清水通道等,加上国家级洪泽湖湿地、市级骆马湖湿地两个生态湿地保护区,全市共有9个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绿地、生态林已达302公顷。

    作为城市绿化重要组成部分,市区已建成区单位、居住区绿地达597公顷,全市建成绿化模范单位140个,居住区21个,省市级园林式单位218个,省市级园林式居住区62个,占总数的80%以上。

    今天的宿迁,已经完全构建了“城在林中、道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画中”的崭新格局。

  “在综合分析历史、文化、地理及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我市坚持‘经济、实用、生态’结合的原则,走出了一条低成本、集约式、高效益的发展中地区城市绿化建设之路。”据林业局局长朱耀介绍,我市因地制宜,旨在打造特色城市绿化。

    宿迁是全国惟一拥有“两湖”(洪泽湖、骆马湖)、“两河”(古黄河、大运河)的地级市。依据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我市开发了古黄河风光带和大运河风光带,兴建了总面积104平方公里、绿地率达50.36%的湖滨新城;围绕把公园建成“大众的乐园、城市的绿肺、园林的典范”的目标,市政府相继对老公园实施敞开式扩建改造,并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点的要求,新建了一批开放式公园。

    目前,市区共建有各类公园绿地92处,广大市民出行300米就可以步入绿色空间,形成亲绿、近绿、享绿的和谐环境。同时,打造节约型绿化,严格执行“绿色图章”制度,对需要占用绿地、砍伐或迁移绿化树木的,坚持能不占的不占、能不砍的不砍、能不移的不移。严格控制建设和运行成本高的大水景高能耗景观工程,杜绝“大广场”、“大草坪”工程。

    绿化成果卓越,如何将这些成果巩固好,也是我市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我市一方面深化城镇绿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政企分开、建管分离”的原则,理顺建、管、养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园林绿化行业由政府出钱“养人”向出钱“买服务”,由“以费养人”向“以费促业”的转变,推动城市绿化建设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另一方面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发挥公共财政投入的导向性作用,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稳定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调动外来资本、民间资金、社会资源参与城市绿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完善义务植树制度。坚持走全民建绿、全民护绿道路,多层次、多渠道动员和组织社会不同群体,采取共建、捐建、认建、认养、认管等形式,发动全社会共建美好绿色家园。

   农村绿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走近宿豫区林苗圃,大片的银杏树、桃树、梨树深情地相拥。屋前一棵棵柿子树结满了嫩绿的果实。池塘里荷花虽已不是旺季,但仍有些许亭亭立于水中,灿烂、鲜艳。

    在宿迁,像这样的美丽的乡村还有很多。近年来,我市重点实施五大林业重点工程,村庄绿化工程就是其中之一。我市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各村庄的自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绿化工作,做到“规划高起点、实施高科技、体现高效益”,并开展了“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通过营造环村林带、公园、经济林果等多途径增加绿量、美化环境,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从宁宿高速公路进入宿迁市区,道路宽阔,满眼绿荫,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这就是我市实施绿色通道工程的成果展现。

    按照规划,我市在铁路、高速公路两侧全部建成50—100米多树种、多层次的景观林带,国道、省道、县乡道两侧建成30米—50米宽幅用材林带,形成了天然的绿色屏障。

    为了逐步改善因树种单一造成的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我市实施了生态保障工程。从调整树种结构入手,对现有林分进行改造,营造混交林,混交树种选择重点以泡桐、柳树、榆树等乡土树种为主,常绿树种选择广玉兰,女贞、雪松等,经济树种选择柿、枣、桃、银杏、板栗等。同时,我市还实施农田防护林工程,紧紧围绕农田水利工程,提高林网建设标准,全面建设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林网。

    从2001年开始,宿迁市已连续十二年开展了“杨树产业年”活动,平均每年植树2000万株以上,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组织推动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下,森林资源迅猛增加。但是部分沿湖地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常规造林树木容易受渍,影响生长;西南岗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下水位低,土质粘重,土壤瘠薄,生态条件十分恶劣。针对这些难点,我市实施林果种苗产业开发工程,扩大两根一干优良杨树种苗繁育面积,大力推广南林—95、895等杨树新无性系,同时改良和发展柳树、楝树、构树、泡桐、刺槐等乡土树种,把植树造林的工作重点,放在增加林业资源总量和提高造林质量上,稳步推进杨树产业化进程。泗洪西南岗结合丘陵岗地植被恢复工程以发展部分果树为主,扩大全市的经济林面积。

    为了消除盲点,我市对所有沟边正常水位线以上,路边、村边、庄台、庭院、窑场等空闲地做到应栽尽栽。如今,庄台全部变成林区,荒地全部变成林地,河道全部变成林带,道路全部变成绿色通道,废旧窑场全部变成“林场”。

   让树木长青于宿迁大地

    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推进我市国土绿化的永恒主题和不竭的动力。

    3月份,作为我市全民义务植树集中活动月,广植各类纪念林已蔚然成风,日益成为市民建设生态家园的自觉行动。市、区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市直机关干部、武警消防官兵、企业职工、群众学生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同为宿迁大地植下一片片新绿,先后建立了党员示范林、巾帼奉献林、青年创业林、双拥林、义工林等义务植树基地。

    我市还组织了以“畅享低碳生活 共建生态家园”为主题的“绿手帕”生态环保志愿服务行动暨青年志愿者植树活动,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率先身体力行捐助栽树、领养树木。大家用爱心去呵护一草一木,用热情去投身城市绿化的点点滴滴,共同为建设文明、生态、绿色的宿迁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全市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以上。

    作为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一个有效载体,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也是我市保护历史文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

    我市于2004年6月出台了《宿迁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对全市古树名木、乡土树种等进行保护,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通知》,一方面加强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动态监测,对每一棵古树名木的位置、树高、树龄、胸径、冠幅、立地条件、生长势态、特征情况等进行重新核准,拍照保存,数据电脑化管理,依据科研价值、历史价值、生长情况、纪念意义和点缀作用进行分级管理,实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