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广南县以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发展县域绿色经济为战略目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整充实产业结构,加快林业项目工程建设,助推全县经济跨越发展。
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明显
广南县于2010年10月启动实施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以来,通过成立县林权管理服务中心,配套改革优惠政策措施,规范林权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完善林权纠错后续服务等工作,全县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成立管理服务中心,扎实开展服务工作。办结林权流转登记69宗,进行林权纠错(内容变更)登记7宗,进行林权证遗失补发登记4宗,接待林权流转咨询人次256人次,调处主体改革期间尚未解决的林权纠纷28起。
二是建立林权信息平台,实现林权信息共享。积极与省级沟通联系,聘请省林业规划院专家安装、调试、培训林权流转服务平台。实现省、州、县共享林权流转交易信息和林权流转信息网络化管理。
三是成立林权抵押贷款机构,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通过政府引导、部门服务、金融支持、群众参与的方式,积极探索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全县共办理林权异地贷款抵押登记2家、50宗、3.33万亩,林权评估价值9903.96万元,实际贷款4938万元。同时,积极开展林业贴息贷款业务,办理林业贴息贷款2379万元,实施基地造林78525亩,幼林抚育56637.4亩。
四是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做好生态效益补偿。完成《云南省广南县国家级公益林、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结合林地档案管理数据库建设,扎实开展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兑现工作,完成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79.62万亩,地方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67.74万亩。
五是探索成立林业产业协会,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引导林农成立林业产业协会,在莲城镇发展注册了1户专门发展珍稀树种为主的林农专业合作社,社员出资额500万元。同时,组织引导林农在木本油料、茶叶、经济林果等林产业上,成立产业协会45家。
六是开展林地流转,促进林业产业发展。采取多形式、多举措引进和开发利用林木林地资源,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共流转林地19.48万亩,涉及13个乡(镇)、62个村委会、179个村小组,流转地租达1727.8万元。
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快速
近年来,广南县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力争把云南建成全国最大的木本油料基地”和文山州委、州政府决定在全州重点发展以油茶、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的重大发展机遇,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决定》,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目前,全县已建成木本油料产业基地建设面积73.22万亩。建成优质核桃采穗基地206亩采穗母树2472株,年可供应穗条11万条和40余万个核桃优质嫁接接穗,完成核桃新植面积24.87万亩,部分新植核桃树开始挂果。全县279亩中老树林常年投产,年产值达83.7万元。引进云南省春绿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县城东郊建设占地1000余亩的油茶中心苗圃基地,先后选育出“云油茶”3号、4号、9号、13号、14号5个白花油茶良种,被认定为云南省油茶优良品种,每年可培育油茶良种优质嫁接苗1亿株左右,年可出圃优质嫁接苗木4000万—5000万株。累计建成莲城面山2万亩、那洒1.8万亩、者兔1.6万亩、旧莫龙瓜1000亩、十里桥林场670亩引种示范基地等县级示范基地共5.6万亩;建成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