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解读植物背后的文化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树木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解读植物背后的文化
发布日期:2012-09-24 09:18:47  浏览次数:23

 
    首届以“植物文化”为主题的国际会议“植物·文化·环境国际论坛”将于近日在河南新乡举办。作为论坛的发起人之一,北京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冯广平倡导“植物文化”并非赶时髦。

  2007年,有杂志约请冯广平写篇关于牡丹文化的文章,他一时有些不知从何落笔。用心思索后,他突然发现,“牡丹”这一妇孺皆知的名花,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角度来探讨,恰是还原了植物本身应有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内涵。

  此后的两年间,他行走万里,在实地考察文化资源富集区的园林古树之余,与东方设计学院的李庆尧博士畅谈阿里山神木的图腾,与京都大学的伊东隆夫教授研讨木文化,与北京大学的贺新强博士交流植物的文化创意资源,模糊的“植物文化”概念逐渐清晰。

  2011年伊始,他和他的团队着手编着“中国树木文化图考系列”丛书,在我国的植物文化研究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有人曾经质疑,植物文化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这样的研究注定只能是百无一用的“空中楼阁”。

  “什么是植物文化?植物文化是空中楼阁,还是经世致用?”冯广平也经常这样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也只能让时间来回答。入情、入理、入化,锲而不舍地研究和探索,为那些受到威胁的活文物奔走呼吁,是他唯一能做的。

  一天,他在窗前沉思,抬眼看到那棵1米多高的双色茉莉,感慨良多,那是他10年前捡回来的“流浪花”,如今已是花香满树。随后,他在微博上写下:“为无言的植物写多彩的历史。”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