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水霉症状及防治技术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树木 » 养护技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水霉症状及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17-04-10 00:00:00  浏览次数:17
    病原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是由水霉科中许多种类寄生而引起的。我国常见的有水霉和绵霉两属。菌丝细长,多数分枝,少数不分枝,一端像根一样扎在鱼体的损伤处,大部分露出体表,长可达3厘米,菌丝呈灰色,似柔软的棉絮状。扎入皮肤和肌肉内的菌丝,称为内菌丝,它具有吸取养料的功能;露出体外的菌丝,称为外菌丝。 
   病症
   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病鱼有什么异状,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侵入,并向内外生长,向外生长的菌丝似灰白色棉絮状,故称白毛病。病鱼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他固体磨擦现象,以后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死亡。在鱼卵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水霉病。可看到菌丝侵附在卵膜上,卵膜外的菌丝丛生在水中,故有“卵丝病“之称,因其菌丝呈放射状,也有人称之为“太阳籽”。 
   流行情况
此类霉菌,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一切淡水水域中。它们对温度适应范围广,一年四季都能感染鱼体,全国各养殖区都有流行。各种饲养鱼类,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感染一般从鱼体的伤口入侵,在密养的越冬池冬季和早春更易流行。鱼卵也是水霉菌感染的主要对象,特别是阴雨天,水温低,极易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大批鱼卵死亡。 
   防治方法
   (1)在捕捞、搬运和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
   (2)鱼池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
   (3)最好不要用受伤的鱼作亲鱼,亲鱼进池前用1%孔雀石绿软膏或磺胺药物软膏涂抹鱼体。
   (4)孵化鱼卵时,每隔6~8小时在孵化器中加孔雀石绿溶液一次,使孵化用水呈淡绿色,一直到鱼苗孵出为止,
可以减少肤霉菌的感染和提高孵化率。对于粘性鱼卵,也可用1/150000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鱼卵10~15分钟,连续2天,以后每天早晨或傍晚,用每100千克水含孔雀石绿7~10克的溶液10~15千克泼洒在孵化箱附近的水面中,直至鱼苗孵出为止。
   (5)用3%~5%的福尔马林溶液或1%~3%的食盐水溶液浸洗产卵的鱼巢,前者浸洗2~3分钟,后者浸洗20分
钟,均有防病作用。
   (6)每667平方米水面用2.5~5千克菖蒲汁,0.5~1千克食盐,加入2~20千克人尿,全池泼洒。
   (7)用食盐、小苏打合剂各4/10000的溶湾全池遍洒。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