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核病的症状识别及无公害防控措施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树木 » 养护技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核病的症状识别及无公害防控措施
发布日期:2017-01-23 00:00:00  浏览次数:19
    一、疫霉根腐病
    1.症状:大豆各生育期均可发病。出苗前染病 引起种子腐烂或死苗,出苗后染病 引致根腐或茎腐,造成幼苗萎蔫或死亡。成株染病, 茎基部变褐腐烂,病部环绕茎蔓延至第10节,下部叶片叶脉间黄化,上部叶片褪绿,造成植株萎蔫,凋萎叶片悬挂在植株上。病根变成褐色,侧根、支根腐烂。 
    2.防治方法:选用对当地小种具抵抗力的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深耕及中耕培土。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湿气滞留。)播种时沟施甲霜灵颗粒剂,使大豆根吸收可防止根部侵染。播种前种子重量0.3%的35%甲霜灵粉剂拌种。必要时喷洒或浇灌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喷洒植物动力2003或多得稀土营养剂。
    二、大豆菌核病
    1.症状:苗期染病 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表皮撕裂状。叶片染病 始于植株下部,初叶面生暗绿色水浸状斑,后扩展为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中心灰褐色,四周暗褐色,外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亦生白色菌丝,叶片腐烂脱落。 茎秆染病 多从主茎中下部分杈处开始,病部水浸状,后褪为浅褐色至近白色,病斑形状不规则,常环绕茎部向上 下扩展,致病部以上枯死或倒折。病茎髓部变空,菌核充塞其中。干燥条件下茎皮纵向撕裂,维管束外露似乱麻,严重的全株枯死,颗粒不收。豆荚染病 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荚内、外均可形成较茎内菌核稍小的菌核,多不能结实。 
    2.防治方法:精选种子汰除菌核,秋翻整地,轮作换茬,拔除病株烧掉。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40%菌核净(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喷雾。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