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题:邯郸市魏县双井镇马郑圈村瓜农郑某反映,自己种的15亩冷棚甜瓜近两三天内叶片上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浅黄色病斑,叶背水浸状,并有紫灰色霉层,由下向上发展迅速。另有一种叶片叶缘或叶脉间有水渍状近圆形褐斑,病部薄而焦枯。不知道这是得的什么病,应该怎样除治?
董信、董彦斌答:根据郑先生反映的有关情况和带来的病叶样品,笔者综合分析认为,这是甜瓜霜霉病和叶枯病混合发生的典型症状。为正确区分,现对该两病的发生特点、规律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应防治措施分述如下,供参考选用。
一、甜瓜霜霉病:该病是甜瓜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随着近年来甜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越冬、夏、秋及秋延后等栽培方式的普遍运用,该病的发生有逐步加重的明显趋势,并以夏、秋露地或保护地栽培的发病更多。该病一般在结果前发病较少,生长中、后期果实膨大时开始发病,近成熟期发病较重。主要危害叶片,初发时叶面上生浅黄色水浸状病斑,后变浅褐色或黄褐色,多角形,病斑扩展迅速,受叶脉限制,湿度大时叶背生褐色至灰褐色霉层,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叶片上卷或焦枯。
该病俗称“跑马干”,是典型的气传流行性病害。病原称古巴假霜霉,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或土壤内越冬,来年条件适宜时,借气流、风雨或灌溉水传播,流行温度20~24℃,病叶感病2~3天即可出现病斑,6~7天即可造成大面积叶片焦枯,10~15天可使全田叶片枯死。5~6月份开始发病,7~8月份为发病高峰。浇水过量或浇后遇雨且又枝叶郁闭利于该病重发。
防治方法: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0倍液、10%氰霜唑悬浮剂600倍液、实力派1+1顽固性霜霉病、疫病专用(20克粉剂+25毫升微乳剂)333倍液。
二、甜瓜叶枯病:该病多在生长中、后期果实膨大时开始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蔓和果实。开始发病时,先在叶片上产生水渍状褐色小点,扩大后成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大小约2~5毫米,稍凹陷,病健分界明显,病部薄而焦枯,扩展后多个病斑融合成大坏死斑,终致叶片干枯而死。与细菌性角斑病容易混淆。
该病原称瓜交链孢,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皮内越冬,来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昆虫及灌溉水传播,发病适温25~32℃,雨多量大、高湿闷热以及偏施氮肥、长势衰弱等条件下发病较重。
防治办法:
1.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集中销毁,减少菌源。
2.增施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按西、甜瓜生长对氮、磷、钾2.83:1:3.4的需求比例配方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3.药剂喷雾防治:50%异菌脲悬浮剂1000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56%嘧菌·百菌清悬浮剂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