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柑橘黑点病及其防治技术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树木 » 养护技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柑橘黑点病及其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16-04-12 00:00:00  浏览次数:10

  柑橘黑点病(Diaporthe citri) 也称沙皮病(叶片)、树脂病(枝干),是柑橘上的一种重要的真菌性病害(黑点是病菌寄主防卫反应的产物),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日本和我国普遍发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我国该病的危害性不及以危害宽皮柑橘为主的疮痂病和为害甜橙、柚为主的溃疡病,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黑点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广大柑橘产区特别是亚热带老产区柑橘上的主要病害,被害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已难获消费者认可,销售价格一路走低,严重挫伤柑橘生产积极性【1】。2015年12月以来,泸溪椪柑售价从下果时小批量的0.7元/斤跌至目前0.3元/斤以下,低于请工下果成本价,惟黑点病使然。

  1、果面症状

  黑点病的症状因着落果面病菌孢子浓度的高低、感染时期和感染时的环境条件不同差异较大。当着落果面孢子浓度低而分散时,果面仅散生稀疏的或密集的,黑色至红褐色小点;浓度高而聚集时则形泥块状,或泥块状加泪痕状;当带有病菌孢子的水滴顺着果实流淌时发生的侵染,其小点呈条带状或泪痕状,黑点大小和突起成度都与病菌侵染时期有关,幼果期感染形成的黑点通常较大,突起明显;后期感染的果实则黑点细小,突起不明显。

  2、防治技术:枯枝是病害的侵染来源,所以减少枯枝的产生是降低接种源的最佳手段。因此,黑点病的防治必须从栽培管理方面着手,通过改善栽培管理和其他病虫害的防治,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枯枝的发生,再佐以适当的药剂保护,才能达到有效的控制【1】。

  2.1  喷药时期和次数基于田间病情消长规律,落花2/3时第一次喷药,以后每隔3周至一个月一次,共喷4~5次,其中以5月底至7月上旬期间的喷药最为重要【1】。

  2.2药剂种类  在药剂的选择上应以保护性杀菌剂为佳。代森锰锌类杀菌剂较多菌灵、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和咪酰胺的防治效果好。此外在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中添加0.25%~0.50%的矿物油乳油可提高防治效果【1】。周 娜,胡军华等研究:在33种杀菌剂中, 毒 力 最 强 的 是40%双胍三 辛 烷 基 苯 磺 酸 盐(百可得) WP,EC 50<10μg/mLd的除在外还有15种(见表1 33 种杀菌剂对柑桔砂皮病菌的毒力)【2】。

  主要参考资料:

  [1]姜丽英 徐法三等,柑橘黑点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J】《浙江农业学报》 2012,24(4):647-652

  [2]周 娜,胡军华等,33种杀菌剂对柑桔砂皮病菌的室内毒力【 J】.《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14,43(3):74-76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