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花生把好这些关质优销路好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树木 » 养护技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花生把好这些关质优销路好
发布日期:2015-10-14 00:00:00  浏览次数:7

  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的食品之一。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能引起人和动物产生病理变化的有毒代谢产物,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已知最强的致癌毒素。因此,欧盟、日本等市场对其严格要求,规定其进口花生食品中黄曲霉毒素不得检出(检出量为零),否则即为不合格产品,要求退货或销毁。

  黄曲霉感染不仅发生在花生收获后的贮藏、加工过程中,而且从田间荚果膨大至收获期均可遭受侵染。因而,要想彻底杜绝其污染,必须从田间栽培过程中即采取严格控制措施。

  花生生长、收获前所感染黄曲霉菌主要来源于土壤,能加大其遭受侵染风险几率的因素主要有:

  1.地下害虫为害。蛴螬、线虫等地下害虫为害花生荚果,会将所携带的黄曲霉菌直接传染给花生,土壤中的黄曲霉菌也会从伤口部位侵染荚果。

  2.植物病害。遭受白绢病、锈病、茎腐病、根腐病等病害侵染而枯死的花生,其荚果黄曲霉感染率较高。

  3.荚果的破损。中耕除草等栽培操作、收获时机械脱粒摘果等造成荚果受损;荚果膨大过程中因土壤温、湿度的波动而引起的自然爆裂,都会增加黄曲霉菌的感染率。

  4.花生生长后期受干旱胁迫。花生收获前30天内,如果遇到干旱,因缺水田间荚果的含水量下降到30%以下,特别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

  5.收获时间的早晚。花生成熟后留在土壤中的时间越长,黄曲霉菌对籽仁的侵染率就越高。

  6.收获后的干燥速度。花生收获后晾晒过程中含水量逐渐下降,当荚果含水量降至12~30%时,最易感染黄曲霉。因此收获后,荚果干燥的时间越长,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程度越高。有试验数据表明,花生在正常灌溉,中等干旱和严重干旱条件下,黄曲霉毒素量分别为0,73和444μ克/公斤。

  收获后贮藏期间影响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因素:

  1.含水量。花生籽仁(或荚果)含水量在12%~30%,最适宜黄曲霉菌生长和产毒。

  2.温度。温度越低,黄曲霉生长和产毒越慢。研究表明,当含水量在15%~30%、温度21℃时,5天可侵染;25℃时,2天即可侵染。其最适宜侵染温度为

  26℃~28℃。

  3.贮藏害虫。赤拟谷盗虫,谷蛾,粉虫甲等的为害能加重侵染几率。

  4.空气。黄曲霉菌是高度好气性的微生物,其生长依赖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或氮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降低,会抑制黄曲霉的生长和孢子形成。

  赵品绩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