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马铃薯晚疫病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树木 » 养护技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马铃薯晚疫病
发布日期:2015-06-25 00:00:00  浏览次数:7

  马铃薯晚疫病症状

  

 

  可侵染马铃薯茎、叶、块茎并造成毁灭性损失的病害,堪称是马铃薯的头号杀手,它流行性强、危害重,在一个生长季可发生多次再侵染。气候条件是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决定性因素,在阴雨连绵或多雾、多露条件下,晚疫病最易流行成灾。

  马铃薯晚疫病在我国南方多雨省份发生普遍,病害严重发生时,植株提前枯死,产量损失高达20%~40%,甚至绝收。

  在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马铃薯是春播秋收,7~8月份的降水量对病害发生影响很大。雨季早、雨量多的年份,病害发生早而重。当条件适宜发病时,病害可迅速暴发,如不采取防治措施,从开始发病到全田枯死,大约仅需半月。

  立足于防防控结合

  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方面,最科学的方案是以防为主,防控结合,即选用健康无病种薯——高垄大垄栽培——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化学药剂喷雾,同时需要加强测报。

  化学防治应在晚疫病病菌侵染前或始发病期用药,一般现蕾期要喷第一遍药,根据天气和发病情况提前或延后喷雾。

  晚疫病发病前可选用保护性杀菌剂进行喷雾保护,如用药前已显病,第一遍药要使用兼有治疗、铲除和保护作用的药剂,以便压低菌源基数。

  保护性杀菌剂,发病前喷雾:可选用75%进富(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或25%瑞凡(双炔酰菌胺)或10%科佳(氰霜唑)喷雾。

  内吸治疗杀菌剂:可选用68.75%银法利(氟吡菌胺·霜霉威)或25%阿米西达(嘧菌酯)或56%阿米多彩(阿米西达·百菌清)或25%凯润(吡唑嘧菌脂)或60%百泰(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或18.7%凯特(烯酰·吡唑脂)或52.5%抑快净(噁酮·霜脲氰)喷雾。

  因地制宜科学用药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类型复杂,马铃薯栽培模式多种多样,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模式下,晚疫病发生规律和特点亦不相同。因此,施药策略和方案也不尽相同。

  “高发区”——前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双炔酰菌胺和代森锰锌,中后期交替喷施长持效期、内吸性治疗剂和保护剂,如氟吡菌胺·霜霉威和双炔酰菌胺。中心病株出现前7~10天喷施第一次药剂,用双炔酰菌胺或代森锰锌。

  “常发区”——前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而后期雨季(7~8月)来临后主要喷施内吸性治疗剂或保护兼治疗剂。在中心病株出现前7~10天喷施第一次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和双炔酰菌胺等。

  若到雨季喷施内吸性治疗剂或保护兼治疗剂,如霜脲氰·噁唑菌酮(抑快净)、烯酰吗啉·松脂酸铜、霜脲氰·丙森锌(可鲁巴)、霜脲氰·代森锰锌(克露)和精甲霜灵·代森锰锌(金雷多米尔),注意交替用药。

  “偶发区”——发现中心病株后即喷施内吸性治疗剂或保护兼治疗剂,如果气象条件不能满足晚疫病流行,则整个生长季可不喷施药剂。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可施用氟吡菌胺·霜霉威、霜脲氰·噁唑菌酮、霜脲氰·丙森锌和霜脲氰·代森锰锌等药剂喷施。施药间隔期为7~10天,一般全程喷施2~3次药即可。

  轮换用药谨防抗性

  值得注意的是,马铃薯晚疫病菌具有易产生抗性的特点,属于高抗性风险病原菌。马铃薯晚疫病对甲霜灵的抗性在全球普遍发生,我国马铃薯晚疫病对甲霜灵的抗性也普遍发生,具有发生地域广、抗性水平高、发展速度快的特点。

  不过,与其他类型的杀菌剂如乙酰胺类、羧酰胺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尚未出现抗性。烯酰吗啉目前没有晚疫病菌对该药产生抗性的报道。马铃薯晚疫病对霜脲氰也尚未产生抗性。

  所以,在用药过程中,要限制单一杀菌剂的使用次数,轮换用药,将不同作用机理、特别是仿效和持效期相似的杀菌剂组合使用。按推荐剂量使用,优先进行保护性施药,避免治疗和铲除性施药,严格控制每个生长季节的使用次数等,以降低病菌的抗性风险。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邵振润)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