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四大生态模式让青海藏区牧民减畜增收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四大生态模式让青海藏区牧民减畜增收
发布日期:2015-03-27 00:00:00  浏览次数:9

   “前些日子还能听见青海湖冰层解冻的声音,近日,傍晚又飘来零星的雪花,这牧草返青恐怕还有日子要等呢,但现在不用愁了。”近日一大早,牧民东智布来到了自家屋后的牛羊暖棚,扯开一个圆筒状的蓝色固体包装,熟练地将压成一团的牧草打碎,倒进牛羊食槽,“这是‘草罐头’,多亏有它,牛羊一冬天没掉膘。今年虽然没多养一只羊,但收入估计可以增加3万元。”

    东智布家住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达玉日秀村,作为村里的养殖大户,他过去经常为牛羊冬春季没草吃、生长发育缓慢而苦恼。2013年,海北州成立了饲草产业基地,利用新技术将夏秋季的青草和发酵粉放在一起用机械真空打包,专供牛羊冬春季食用。在密封厌氧环境中经乳酸菌保护的草料不易腐烂变质,营养价值可以和夏天的青草媲美,被牧民们形象地叫做“草罐头”。

    “推广应用了科技示范的新技术后,基地在夏秋气候好的时候种草储存,用于牛羊在枯草季的补饲,牛羊出栏率增加了,有限的草场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海晏县农牧局局长杨占彪说。

    新技术来自于青海省科技厅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生态畜牧业重大科技专项,即以科技驱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目标,利用生态治理、草产业发展、科学养殖、有机畜产品加工等一系列技术攻关成果,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向生态、高效的方向转变,带动牧民减畜增收。

    2011年7月,总投资达137.77亿元的我国唯一生态畜牧业国家级实验区在海南藏族自治州正式启动,成功探索出种草养畜型、羔羊育肥型、有机养殖型和购草养畜型四大生态畜牧业高效生产模式,同时引进了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扩大了生态畜牧业的规模和效益,为青藏高原高寒牧区实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示范。

    青海省科技厅农村与社会发展处处长张超远说,四种模式充分提高了草地资源利用率,优化了畜群结构,提高了畜产品附加值。最重要的是,三江源生态移居牧民新村建立了整村推进的生产模式,使牧区达到了减压增效的系统反馈效应。

    被纳入实验区核心区的贵南县,则重点探索发展牧场主导型和科技园区引导型的“种草养畜”产业化开发模式。青海省三江集团对当地草产业前景十分看好,在当地成立贵南草业开发公司,自主开发了国内领先的草颗粒和草块加工生产线,成功运用包裹青贮技术加工优质青贮饲料,年生产20万吨优质牧草。

    以此为依托,实验区形成了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链,包括草产业、牛羊育肥贩运、有机肥生产、牛羊肉精深加工、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等。近两年来,许多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移民放弃传统游牧的生产方式,在海南州从事牛羊贩运,每年交易牛羊超过20万头(只),牛羊育肥贩运年利润达800万元。     王大千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