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养殖行业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养殖生产实现了规模化。只有实现了规模化养殖,才能对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也才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在养殖行业中的的新秀,养羊专业户,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但是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散养户,经济效益上,生产环节上,都比规模化养殖差很多,就标准化养殖,就笔者阐述自己见解,希望能够帮助一些在农业上有兴趣的朋友。
养羊(三农B2B网配图)
一、育肥饲养管理实现专业化、标准化
散户大多采取粗放型养殖模式,饲养密度高,舍圈通风条件较差,有的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还舍不得给羊打防疫针,在夏季高温时节,极易引发疫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与之相比,规模养殖场不仅定期给羊注射预防疫苗,羊舍内保持清洁卫生,有的还装上空调防暑降温,进入羊场的人员和车辆都必须经过严格消毒,防控管理措施到位,大大减少了疫病的发生。同时,不少规模养殖场通过建造沼气池,形成“养殖――沼气――种植”的产业链,取得了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由于受资金等条件限制,散户养殖品种更新速度缓慢,羊肉品质一般,加上分散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销售渠道又不畅,经济效益自然难以提高。坤兴养羊合作社按照“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建立无公害养殖基地,实行标准化养殖。
二、标准化养殖有很好的市场导向,抗风险能力强
我们知道,在羊生产、收购、屠宰加工、羊肉销售等众多环节中,市场风险最大的是养殖环节。普通农户养羊,价格是决定饲养规模的唯一风向标。然而很多人对市场行情缺乏了解和分析,很少研究价格变化规律,行情好时一拥而上,行情不好就一拥而下,甚至出现宰杀种羊等现象,极易引发市场供求失衡,有着“两年赚两年亏一年平”之说。因此,虽然目前市场生猪收购价每公斤达到40元,为历史最高点,但不少农户由于害怕“大涨大跌”,仍是持观望态度,不敢补栏扩大规模养殖。其实,在标准化养殖,有很的市场导向,而对风险的抵抗也有很好的免疫力。
标准化养殖的前景是十分的令人向往的,但是发展的脚步毕竟是慢于思考的翅膀的,所以我认为这种标准化养殖,要在可操作性上,规模上,竞争力上等等有会更大的空间。
三、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循环模式的效益最大化
在养殖的时候,我们知道必须要有相应的规模才能带动其所在环节的所体现的价值,在这种标准化的规模化的立体化和多层次化的发展进程中,对于各种能量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是循环模式效益最大化的一个细节的体现。
我们知道,要发展农业,是肯定要跨几个行业的,这就要求我们操作时的,专业人才,比如果树和蔬菜种植,养殖行业,虽然都属于农业的发展范畴,但是行业中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对于这种跨行业的协调性,是关于循环发展模式成败的重要一环,另外,对于厂区的专业规划,各种匹配建设等等各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所以我们在向往美好的时候,一定要思考我们的路途的艰难和险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