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羊场的品种杂交模式可以设计为几种:一种是有条件有资金者,搞纯种布尔山羊繁殖;一种是选择本地山羊为母本,用布尔山羊杂交。布尔山羊发展最终还要走向肉用商品生产,提供羊肉、羊皮。笔者依据国内进行的波尔山羊×槐山羊(简称波×槐)、夏洛莱羊(或无角陶塞特)×小尾寒羊(简称“夏×小”模式杂交试验,对两种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提出了仅从羊肉生产角度应选择夏“或无”×小的品种杂交模式。从对比可以看出夏“或无”×小杂交,比布槐杂交6月龄体重高104%。
二、建设科学规范的养羊场
1、要充分考察当地草料资源。筹建规模商品羊场如全部买草养羊,要注意亏损。针对这样的情况,有两条途径可以解决秸秆价格高的问题,一是种植鲁梅克斯、墨西哥玉米、皇竹草等高产牧草,二是大力开展玉米秸秆青贮,70%的饲草用青贮玉米秆代替,但青贮耗料玉米秸秆的价格不得突破0.04元/公斤的收购价。如果建规模种羊场销售种羊,优质秸秆价格在0.16—0.30元/公斤,也是合算的。
2、要考察羊场建设。一般场地规模以存栏220只基础母羊、年出栏羊1000只、占地1公顷左右、每0.067公顷租金不得突破300元的较合适。若附近有旧厂舍可供出租,略加改造最好,这样节省投资,但要严格消毒。如果新建羊舍,每平方米净造价原则上不得突破180元。
3、引种前的准备。羊场建好干燥后,在引种前,根据设计的规模按每只羊每天1.5公斤干草或4公斤青草的需求,备足草、秸秆、饲料,再买好草料加工机械及常用兽用药械、常规药品,然后再行引种。
4、资金准备。一般情况下,从建场、引种到第一批种羊出售需要1.5年,所以要准备充足资金并做到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切忌有钱建场、有钱引种,无钱饲养、无钱给工人发工资,导致半途而废。
从建场引种到第一批羊羔销售(1.5年),等于完成了第一个生产经营周期。进入第二个周期经验已丰富,相对轻松一点,但要着重挖掘技术潜力。
三、确保养羊成功的几个关键技术
1、想尽一切办法降低饲养成本。羊是草食动物,与猪相比,生长发育速度缓慢,生产效率低,所以饲养成本的降低是规模养羊场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优质花生秧、红薯秧、豆秧价格在0.16元/公斤以上的地方,必须采用种草养羊或青贮技术,确保饲草成本降低。如种植优质牧草,可极大地解决农区养羊优质秸秆不足及优质秸秆价高限制规模养羊发展的难题。再者,不少地区玉米种植量大,过去由于青贮技术推广不力,致使大部分青秸秆变为干秸秆,营养含量降低,利用率大打折扣,推广青贮技术将使饲草成本大幅度降低。目前对于青贮季节多是农忙季节、青贮时不容易找人的难题,制造出每小时割倒0.67—2公顷玉米秆的割草机及每小时粉碎青贮料2—10吨的大型青贮机械,这些新型机械的出现,将更进一步推广青贮技术的应用。另外,微贮、氨化、碱化等先进秸秆处理技术,也是提高低质秸秆利用率、降低饲草成本的关键技术。例如,用发酵秸秆粉和麸皮,然后加一些玉米糁喂羊,就不需再加饼饲料,这对降低饲料成本效果更是显著。
2、加强疫病防治。首先要加强对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羊痘、羊痢疾、羊大肠杆菌病、羊链球菌病、羊炭疽、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理氏杆菌病等病的预防。其次,寄生虫病的预防对于规模羊场的生存和发展也是非常关键的,用左旋咪唑与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联合驱虫,可以把体内外80%的寄生虫驱除干净,另外对肝片吸虫、焦虫、脑头蚴等特殊寄生虫要专门驱除。
3、加强饲养管理,努力提高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
3 确保规模养羊成功的关键
3.1 降低饲养成本 羊是草食动物,与食粮动物猪禽相比,生长发育速度缓慢,生产效率低,所以饲养成本的降低是规模养羊场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优质花生秧、红薯秧、豆秧价格在0.15元/公斤以上的地方,必须采用种草养羊或青贮技术,确保饲草成本降低。如种植优质牧草,可较好的解决农区养羊优质秸秆不足及优质秸秆价高限制规模养羊发展的难题。另外,微贮、氨化、碱化等先进秸秆处理技术,也是提高低质秸秆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的关键技术。例如,用发酵秸秆粉和麸皮,然后加一些玉米糁喂养,就不需再加豆饼饲料,这对降低饲料成本效果更是显著。
3.2 选择优良品种 父本应选择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食谱广、产肉性能和肉质好、屠宰率高、适应性强的品种。生产中常用萨能奶山羊做第 1父本和 波尔山羊作第2父本。
3.3 确定杂交模式 山羊杂交有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和级进杂交3种方式。如果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大户饲养的是本地山羊,可以引进萨能山羊或波尔种公羊进行二元杂交,杂种公羊全部肥育,杂种母羊可肥育也可留作种用再与波尔山羊杂交。其中,萨本二元母羊与波尔公羊的杂交称为三元杂交,杂交后代全部肥育;波本二元母羊与波尔公羊的杂交称为级进二元杂交,波萨本三元杂交母羊再与波尔公羊杂交成为级进三元杂交。从杂交效果看,三元杂交优于二元杂交,级进三元杂交又优于三元杂交。
3.4 调整产羔季节,提高羔羊成活率 美国等一些国家在羊肉生产中十分重视繁殖季节和批量生产,其经验是3月份密集产羔,7~11月份上市。我国河北,贵州等省也在这方面做了些研究,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经验。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可采用同期发情繁殖技术,将配种季节调整到9~10月,第二年2~3月集中产羔,可有效地降低羔羊死亡率。
3.5 适时免疫驱虫 羊舍内外要经常打扫,并用漂白粉、百毒杀等定期消毒。春秋两季分别用灭虫丁、左旋脒唑、敌百虫等广谱驱虫药对羊只进行体内外驱虫,并根据本地羊群疫病流行情况选用3联苗或5联苗、羊痘、口蹄疫灭活疫苗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防疫。
3.6 把握适度规模 肉用山羊养殖的适度规模决定于养殖户的投资能力、市场价格、饲草面积、饲养管理条件和公母比例等诸多因素。实践表明,能繁母羊饲养的最小规模不宜低于 20只,适度规模应为40~50只。对于专门从事羔羊育肥的专业大户养殖规模控制在100~150只为宜。
3.7 合理分群饲养 由于种羊、妊娠母羊和羔羊的生产目的不同,对饲草饲料质量和饲养管理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混养容易造成羔羊营养缺乏,使育肥期延长,进而增加饲养成本;种公羊乱交滥配,影响其利用率,甚至导致羊群的整体退化。因此,养殖户应当根据生产的目的、要求和年龄结构对羊群进行合理分群饲养。
3.8 建设高床羊圈 漏缝地板羊圈具有干燥、通风、粪便易于清除等优点,可以大大减少羊疾病的发生。漏缝地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0~50厘米,板材可选用木条和毛竹片等,相互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左右。冬季还应在漏缝地板上放置木质羊床供羊躺卧。同时要调教山羊定点排泄粪便,保持羊床清洁干燥。
3.9 羔羊舍饲育肥 羔羊育肥的目标使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在保证充足青绿饲料或干草的前提下,补饲矿物质和精料。养殖户可购买山羊矿务质舔砖,将其挂在圈内供羊自由舔食。精料可选用玉米、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