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执法人员在桂中菜市清理猪肉摊乱打“土猪”招牌的情景。兰希明/摄
桂中菜市很多商家都挂着各种各样土猪的牌子卖猪肉,有的还打着“三江放养”字样。卿要林/摄
三农B2B网讯 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土”货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比如土猪。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目前柳州的土猪销售市场一片混乱:经营者乱贴标签,消费者难以分辨。
“土猪”多得让人困惑
“我一进市场就傻眼了,怎么突然冒出了这么多土猪肉摊?”12月20日,住在柳州市潭中东路的吴先生向记者介绍了一次充满困惑的买菜经历。
由于住处离桂中菜市很近,吴先生经常到那里买菜,每次都会买点猪肉,尤其是“土猪肉”。“之前,那里只有几个摊贩宣称所卖的猪肉是土猪肉。”吴说,尽管自己的三江老家也养土猪,但由于自己的嘴不刁,所以无法从口感上分辨是否是真正的土猪,他之所以常买,更多的是考虑安全因素。
在吴先生看来,土猪都是像他老家那样用剩饭剩菜、米糠、红薯藤、青菜等传统“土”饲料喂养,让人吃得安心。而现在养猪场里的猪,大多是用混合饲料喂养,可能掺有各种添加剂如瘦肉精等,让人难以放心。
然而,近段时间吴先生去买菜时,却惊奇地发现,菜市里超过一半的猪肉摊都在案板上打出“土猪”的招牌。这些摊贩看到他一副茫迷的样子,都热心地向他吆喝。“你说我现在还能相信他们吗?”吴先生问。
其实,这段时间前来该菜市买猪肉的消费者,都对此无所适从。“前几天我尝试买了一斤土猪肉回去,结果吃起来和饲料猪没有什么区别。”曾女士说,如果这些摊贩的“土猪”肉实际上是饲料猪,那就属于误导消费者了。
乱贴标签曾被清理
12月20日,柳州市工商局高新分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他们曾对桂中菜市猪肉摊乱贴土猪标签的现象进行整治。
原来,面对林立的“土猪”招牌,消费者无从辨别,于是向该局咨询:桂中菜市里的那些所谓“土猪”,是不是真正的土猪,是否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11月13日,高新工商分局派员到桂中菜市场检查。经过清点,执法人员发现,出摊的60摊猪肉业主竟有近30摊摆放有“博白土猪肉”、“三江黑猪”、“环江黑猪”等招牌。
当执法人员要求这些摊贩提供权威证明,证明所售的猪肉确为土猪时,摊贩们只是出具了检验检疫票证等相关手续,无人能够证明自己所售的猪肉是土猪肉。
执法人员调查发现,原来,最初只是个别摊主为了好卖,擅自杜撰猪肉“身份”,吸引了不少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销售情况不错。不“贴牌”的猪肉摊见状,纷纷效仿。于是,菜市内自我标榜“土猪”的肉摊就越来越多。“别人标,自己不标,卖的猪肉就没人买,不得价。”不少接受调查的摊主无奈地说。
由于这些摊贩采用贴标签的方式将所售的饲料猪肉标榜成“土猪”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不但误导了消费者,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也违反了公认的商业准则,损害了守法经营的摊贩的权益,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执法人员责令摊贩们将这些“涉土”招牌全部撤走。
12月18日,当工商执法人员再次到桂中菜市检查时,发现有七八个猪肉摊重新打出了“土猪”的招牌。这些摊贩一看到执法人员,急忙将招牌收起来。
多方期待土猪认证
面对工商部门的检查,一些摊贩会因为心虚而主动将“土猪”招牌收起来,但也会有些摊贩“喊冤”。他们坚称自己所售的确实是土猪,但是没有哪个部门能帮他们证明。“给我供应肉猪的养殖户也去水产畜牧兽医局咨询过,但得到的答复说,根本没有这个认证。”肉贩老李无奈地说。
超市里的土猪肉专柜和街头的土猪肉专卖店,因为能够提供一些饲养过程的介绍以及养殖户的一些手续,加上消费者的反响不错,并不担心由于拿不出相关证明而被工商部门说他们属于虚假宣传,但是,他们也非常希望国家能及时出台一个土猪标准,以保护真正用心经营土猪肉的商家。因为土猪的养殖成本非常高,出栏周期又长,要收回成本必须卖得贵。但目前,不少打着“土猪”幌子的猪肉摊,其所售的饲料猪肉因瘦肉更多、卖相更好,售价更便宜,对他们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对于消费者,也希望去菜市买猪肉时,能够通过一些科学的办法确认眼前销售的是否土猪肉,而不是通过肉眼,凭借不可靠的经验去判断,“不可能让我在买猪肉前,专程跑到养殖地去追溯,再决定是否购买吧?”消费者张女士说,毕竟城市里的消费者越来越远离农村产地,“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尚无土猪认证标准
那么,什么样的猪才叫土猪?
“其实目前并没有土猪这个概念,国家也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柳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土猪”究竟是指猪的品种,还是指饲养方式传统,目前并无定论。
该局工作人员介绍,之前确实有养殖户专程过来,咨询是否可以出具一个认定他们的猪是土猪的证明,以利于他们树立品牌。然而,由于缺乏标准,尚无法通过数据、指标等科学方式来认定某头猪是土猪还是饲料猪,他们能做的,也就是通过动物卫生监督所,对进屠宰场宰杀的猪进行检疫。
该工作人员认为,目前消费者之所以对“土猪”表现出极大热情,主要是认为“土猪”的传统养殖方式是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的。因此,虽然目前没有土猪的国家标准,但是有实力的土猪养殖场,如果采用传统喂养方式,可以对每头猪建立“身份”数据库,将它们的“身份信息”输入电脑,通过电脑对养殖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这就形成可追溯的系统,同样可以取信于消费者。
该工作人员透露,他和几个朋友经常让一些乡镇的动物检疫员,到村里物色用传统方式喂养长大的土猪,让屠宰场帮宰杀,因为这些检疫员对村里的情况非常清楚,“这样才能买到我们通常讲的土猪,柳州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土猪?”
巧妙打造土猪品牌
如果养殖户养的确实是土猪,但又担心打“土猪”招牌会被工商部门以涉嫌虚假宣传查处,其实,还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打造品牌的。
“他们可以来认证绿色无公害猪肉。”上述水产畜牧兽医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虽然土猪与无公害猪肉是两个概念,但是假若能通过认证,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就可以大力宣传,从而树立自己的品牌,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并占领市场。不过,因为审核严格,目前柳州通过绿色无公害猪肉认证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