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走进新余市九龙山乡泉田村,但见一座座整洁的鸡舍隐藏在树林中。
村民刘海正在捡鸡蛋,他说,村里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基地”产业发展模式,并按照欧盟标准,推出国内领先的生态散养模式鸡生活在野生竹林和油茶林里,放养在仙女湖畔,漫步于轻音乐之中。
从村书记刘林平口中得知,泉田村三面环水,人口不多,主要靠打鱼、收茶果和竹笋为生。去年,村里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全国一家有名的生态农业企业,10户村民率先“试水”生态竹林散养鸡基地。当时建有110多个鸡舍棚,每棚50只鸡,除去各项开支,仅9月每户村民就获利6000多元。村里计划3年内利用1000亩湖区林地,完成存栏5万羽生态散养蛋鸡的目标,吸引全村农户参与。
“养这么多的鸡,会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面对记者提出的疑问,刘林平指着地上的鸡粪说,这些是肥料,每天要收集、打扫,每年可生产有机肥600吨,并利用鸡粪为饲料,养殖黄粉虫和五谷虫,可年产经过微波杀菌干燥后的高蛋白无菌昆虫10余吨。
今年10月中旬,北京农科院的一批专家还特意前来考查。村里打算再引进一些绿壳蛋鸡等品种,这段时间,又一批村民在接受培训,为新鸡苗进驻做准备。
今年36岁的养鸡农户刘志平坦言,政府搭桥,给大家引来了致富的好路子。以前,自己一直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家几次,打工的钱也仅够小孩读书。如今,返乡加入到养鸡行列中来,不仅能够照顾家,且年收入能有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