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近日,笔者刚进羊圈,羊倌刘兴洪就兴高采烈地介绍起他的“幺儿”:“这是南江黄羊、这是小尾寒羊、这是黑山羊、那边白色的最胖的是波尔山羊……”
刘兴洪家住江津区蔡家镇鸳鸯村8社。3年前,他从20头羊起家到现在300头羊的规模,从调配种羊到防疫治病,从技术规范到销售经营,刘兴洪用他的勤劳和智慧,成功地从村民眼中的“整不住”变成了“发羊财”。
羊子喂好了,销路咋样?刘兴洪看着笔者疑惑的神情,悄悄说道,由于他的羊从来不喂饲料,每天都赶到山上去吃草,绿色生态,根本不愁销路。“这是江津、重庆的几家烤羊店专门要的羊子,现在是供不应求呀!”刘兴洪笑着说,今年,他准备再引进新品种,以保证“种羊”的多样性。他还要联合周围的一些养殖户,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创办养羊专业合作社,形成“喂养、服务、销售”为一体的山羊产业链。
随行的蔡家镇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刘兴洪的成功不是个例,迄今,蔡家镇养羊的村民已有10余户。为了降低市场风险,做大做强养羊规模,我们着力引导农民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向他们提供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今年,我们镇将在重点产业中组建更多的专业合作社,引领群众早日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