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七里河的西果园,大家总会想起他是兰州百合之乡的发源地,却不知大山深处还有一支以奶牛养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初由16户养牛大户组成的合作社如今已吸纳了本地65户社员,现有成牛舍2000平米,挤奶厅200平米的兰州金和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当地农民也真正的尝到了甜头。
走进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西果园村二组奶农老王家,他正在为自家20多头奶牛拌料、添草,忙得不亦乐乎。在这个奶牛合作社,像老王这样的奶农已有65户。老王说,在奶牛合作社成立之前,所有的奶牛散养户是单打独斗,出现了奶贩扣奶款、饲养技术落后等问题,村里奶牛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根据这些问题,村里大户们才联合起来成立了奶牛合作社,将奶牛集中饲养。
记者在兰州金和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看到,该养殖场有牛舍2000平米,挤奶厅200平米,青贮池2500立方米组成。朱建元是该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当年组织合作社的带头人。他说,现在合作社共有奶牛存栏260头,成乳牛210头,年产鲜奶1400吨,日产鲜奶4.5吨,有直接收购的企业。在谈到成立奶牛合作社之初,朱建元说,当初看到村里养殖技术落后的问题,村里的几个大户非常担忧,长期下去损害的肯定是全村的利益。2009年为解决鲜奶销售和奶牛养殖技术等问题。在区上的支持下,由本村16户奶牛养殖大户发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农经站注册、备案后正式挂牌运行。随后,租用了西果园村35亩地,因为农民没有先进的养殖技术,所以合作社从城里聘请了养殖专家,帮助合作社建成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朱建元说:“成立了奶牛合作社以后,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饲草,统一喂料,提高奶的产量,增加奶农的效益,扩大了规模。”
朱建元称,由于养牛的规模不断扩大,全村青贮玉米的面积越来越大。目前,合作社已与西果园镇西果园村签订300亩全贮玉米、100亩苜蓿草的种植收购合同,解决合作社饲草料全年供应与价格平稳。今年,合作社还争取到了兰州市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中央补助资金,通过新建挤奶厅、改造奶牛养殖基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从而改善和增强了奶牛饲养条件、稳定牛奶质量。对奶牛的饲养,合作社专门聘请兽医和配种员各一名,为奶牛配种和疾病防治及时提供服务,牛奶被挤出后,降温冷藏,再用奶罐车送到乳品厂。“现在合作社与伊利(兰州)乳品公司签订了生鲜奶收购合同,有了稳定的供需关系,在每月按合同价给社员结款后提取公积金,剩余利润按奶量比例返还社员。”朱建元称。
对于未来,他说,今后5年合作社发展目标是社员达到300户,成乳牛达到500头,日产鲜奶10吨,户均收入达到12万元。只要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体系,离这个目标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