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我国草原牧区和半牧区草畜平衡状况总体超载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我国草原牧区和半牧区草畜平衡状况总体超载
发布日期:2012-12-22 09:10:41  浏览次数:9


  我国科学家的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草原牧区和半牧区草畜平衡状况总体超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久前以论文方式发表在权威刊物《地理研究》上。


  专家建议,超载地区应减少草原放牧牲畜数量,使其维持在合理载畜量范围内,同时加大人工补饲数量,降低草原放牧利用率。


  由于人类活动强度加大等影响,近些年来,我国草原出现了退化、沙化等现象,草原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


  草原超载过牧是造成我国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草畜平衡监测、评价和管理是实现我国草原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关键,也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农业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和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的专家,以农业部认定的264个牧区县和半牧区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总饲草料储量、牲畜标准采食量等来计算合理载畜量,并与实际载畜量结合,构建草畜平衡指数,评价牧区半牧区的草畜平衡状况。


  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监测区平均草畜平衡指数为33.58%,总体处于超载状态。其中,120个牧区县草畜平衡指数为27.37%,144个半牧业县为42.07%。


  进一步分析表明,六大牧区中牧区县2008年超载程度排序为:甘肃、四川、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内蒙古牧区县基本处于草畜平衡状态,西藏和青海轻度超载,新疆、四川和甘肃牧区县超载大于上述省份。半牧区县超载程度排序为青海、西藏、内蒙古、新疆、四川、甘肃。


  课题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徐斌说,我国半牧区县草原超载程度较为严重,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压缩牲畜数量,降低放牧强度难度将大于牧区县,是我国实行草畜平衡管理措施的重点和难点,需加大农林副产品对牲畜的补饲,适度利用草原,以保护草地资源,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