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女士和孔庆华在羊圈内
刘女士(左)和孔庆华在羊圈内,看着300余只活蹦乱跳的育肥羊,刘女士眼神中充满感激。
公主岭市八屋镇靠山村,村民刘女士正拎着水桶给羊圈里的300余只羊喂食。
她的身后是一栋窗明几净的四间大瓦房,屋内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房顶上还安装着太阳能热水器;而就在这栋大瓦房的前面,孤零零地立着一栋几乎倒塌、四处透风的两间小土房。
“6年前,我和家人就生活在那间小土房里,如今能过上好日子,真要感谢孔四姐啊……”刘女士说到这里几度语塞,眼泪不由自主地往下流。
遇贵人生活条件慢慢改善
刘女士和丈夫结婚后,育有一儿一女,公公婆婆和她住在一起。由于家里地少人多,公公婆婆和她又长年患病,生活贫困到了极点。
生活的转机发生在6年前的一天,滑膜炎又犯了的刘女士去她大姨家借钱治病,遇到了在她姨家闲坐的孔庆华。孔庆华是大姨的邻居,在附近开了一家牧业小区,专门养殖育肥羊。
“跟我养羊吧!”得知刘女士家的实际情况,孔庆华给她指出一个发家致富的道儿。
第二天,孔庆华便借给刘女士45只羊,还给她提供羊饲料,并且告诉她,哪方面不懂都可以随时叫她,她随叫随到。
家里突然多了45只羊,刘女士和丈夫如获至宝,她家的院子没有围墙,害怕羊被人偷了,夫妻二人天天后半夜才睡,经常在半夜起床数数羊的只数,看看少了没有。3个月过去了,夫妻二人没有脱衣服睡过觉,等到卖羊时,除了还给孔庆华的本钱和饲料钱,她赚了3800元钱。
从此以后,刘女士跟着孔庆华养起了育肥羊。孔庆华给她家很大的支持,进羊时总也不要运输费,还赊给她家羊饲料。慢慢地,刘女士养殖育肥羊的规模逐渐扩大,生活状况也慢慢地改善了。
“就是她借给我的45只羊挽救了我,也挽救了我的家。”刘女士感激地说。
想报恩万元红包被拒绝
因为跟着孔庆华养育肥羊,刘女士一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但她一家人也没有忘记孔庆华的恩情。每年过节或是年关时,刘女士都拎着各种各样的礼物去探望孔庆华,礼物里面还藏着万元红包,但每次她都会被孔庆华拒绝。
其实,只要到公主岭市八屋镇、十屋镇打听打听,老百姓都知道“孔四姐”的大名,都称她是一个无私的、乐于助人又不图回报的女强人。
孔庆华今年45岁,原是公主岭市一工厂的下岗职工。1995年下岗后,她和丈夫干起了卖羊的买卖。后来,她看到山东东营市有许多人养羊致富了,于是就开始自己养殖育肥羊,慢慢地扩大了养羊的规模,扩宽了销售的渠道,并且在十屋镇成立了牧业小区,目前养殖了3000多只育肥羊。
“东营那边的养羊户很多,都有很大的规模,如果我们这里也有人养羊,我再帮帮他们,那么大家就会一同致富。”孔庆华这么想也这么做了,她开始帮助附近有养羊意愿但家庭贫困的村民养羊,目前已有25户养殖户跟着她一起干。
秦家屯镇的26岁小伙子兰博浩两年前跟着孔庆华养羊,现在已粗具规模,自己也开上了面包车。他说,他家孩子多,家里特别穷,结婚后因无所事事,一度贫困潦倒好长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孔庆华,“大姐借给我羊,借给我饲料,放心大胆地让我养羊,从来不求回报,这样的好人真是太难找了!”
孔四姐:
大家赚钱比自己赚钱还高兴
“她帮助我们这些养殖户真是无私的!”梨树县的养殖户希红杰一谈到孔庆华就赞不绝口。希红杰说,孔庆华经常到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等地买羊回来育肥,但每次买回羊后,她都不向养殖户要一分钱运输费。
同时,她还给养殖户们提供羊饲料,如果养殖户家里资金周转不灵,她就给养殖户们垫上,“25户养殖户,几乎家家都欠她饲料钱,欠款都能达到百万元以上,以至于有时她家的资金都周转不灵了。由于她热心地帮助养殖户,为我们垫付资金,大家都笑着称她是‘白搭形象大使’……”谈到孔庆华这个调侃式的“绰号”,希红杰笑出了声。
“我知道农村人赚钱不容易,看到大家和我一起铆足劲儿地干,我心里很欣慰,看着大家赚钱,比我自己赚钱还要高兴!”孔庆华说,“我的目标很简单,但也很难,我希望先成立一个农民合作社,然后在我的带领下,发展1000名养殖户,再建个屠宰场,直接出售成品的白条羊,让跟我一起干的养殖户们都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