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国家推出的生猪保险难解“猪周期”的产生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国家推出的生猪保险难解“猪周期”的产生
发布日期:2013-06-04 10:39:35  浏览次数:9

  三农B2B网讯 “有关方面推出生猪保险可谓用心良苦,但从这些年类似的实践来看效果非常不理想,要使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还应采取更现实有效的办法。”1日,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专家组组长周玉晓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

  就在几天前,北京市顺义区推出全国首款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以应对生猪价格波动对养殖户积极性的影响和对产业的冲击,甚至期待借此破题“猪周期”。出乎记者预料的是,对于这一尝试推行的可行性及可能产生的作用,周玉晓却并不看好,养猪户的态度也有些“消极”,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前车之鉴

  此次安华农业保险北京分公司与顺义区推出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是以发改委的“猪粮比”为参照系,在保险期内,平均“猪粮比”低于6∶1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给予养殖户赔偿,平均“猪粮比”与6∶1的差值越大,每头猪的赔偿金额就越大。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在顺义试点后,将逐渐在北京其他区县进行推广。

  “类似做法此前国内也有过,但后来不了了之,我担心此次的做法也很有可能虎头蛇尾。”周玉晓直言,“早在2007年8月份,国家有关部门就开始推行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每头母猪保额为1000元,保费为60元,其中政府补贴48元,养猪户出12元。但在实践过程中很难推行下去,目前山东没有养猪场还能享受到这一业务。”

  周玉晓透露,当时能繁母猪保险之所以难以推行下去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养猪户认为保险公司对母猪病害的鉴定程序“很麻烦”;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政策性保险积极性不高,嫌“不赚钱”甚至赔钱。

  “在我印象中,我们本地当年办过一次能繁母猪保险,后来不知怎么就停了,据说保险公司因为赔钱不做了,期间我们合作社也几乎没得到什么理赔款。”济阳县养猪大户、承海养猪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成海对记者说,如果北京推出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也是“口惠实不至”的话,养猪户肯定不会看好。

  钱要花到刀刃上

  周玉晓表示,这一尝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有些一厢情愿,况且,“钱要花到刀刃上,否则就可能变成浪费资源、保护落后的做法。”他分析说,事实证明类似做法操作起来很难,且极易滋生腐败,让政府补贴资金白白打了水漂。同时,生猪市场规模化养殖不足的内在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甚至很可能带来猪价更剧烈的波动。

  周玉晓建议,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做法,放权给相关行业协会进行“阳光化”操作,政府进行监督,以确保宝贵的资金真正用到企业的培训、防疫、设备更新等方面去,从而提高企业的现代化和规模化水平,对平抑猪价产生长久作用。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