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全球吃双汇猪未必那么好玩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全球吃双汇猪未必那么好玩
发布日期:2013-06-01 10:58:33  浏览次数:19

  三农B2B网讯  国内肉制品企业能够完成对美国第一大生猪生产商的“并购”,应该是一桩让国人扬眉吐气的事情,也足以说明中国企业整体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以及多年来在市场搏击之下企业竞争力的增加、企业家们日渐成熟。当然,并不排除这一颇具战略眼光的跨国收购,极有可能像当年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并迅速取得辉煌效益一样,是一个有前瞻意义和未来多重价值的行为。然而,在笔者看来,在看到国内企业双汇的风光之时,更应该充分关注和意识到这场大规模并购收购的隐忧。

  双汇企业近几年来在国内市场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目前总资产达200亿元,员工6万多人,年肉类总产量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6位。但国内市场取得的业绩并不代表国际市场同样可以取得骄人成绩,囿于国际市场的复杂性,市场规则、“游戏规则”的多变性,理论上对双汇将是一个巨大考验。众所周知,国内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同时,相对的监管滞后、人情关系等长期存在,在中国内地“玩”的好、未必可以以此“嫁接”到国外。国内一些企业时时曝光“公司公关”,“出事了”可以通过关系摆平,可以通过政府或官方的密切关系获得更大的市场、更充分的竞争,但到了国际市场却讲究的是质量和品质,而不能像国内一些肉联企业那样“几毛钱买一个检疫合格证”。譬如去年“速成鸡”事件中,媒体就曝光一些国内养殖户在鸡快要出栏的时候,一棚子大概有几十块钱检疫费,交了钱,就给开合格证明,农牧部门的人不来。这样的“规则”,在国外肯定行不通,不知道双汇方面做好了真正按规矩办事的心理准备了没有。

  二来,收购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 (NYSE: SFD),虽然一次性付出了71.2亿美元,按照性价比估计是比较合算的,但收购任何一家外企或企业必然无法回避后续的投入。不仅包括对员工的培训培养,让员工适应双汇的经营理念,更涉及对众多海外员工的各类保障的“接纳”。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当低廉,而在美国“最高昂”的生产成本之一就是“员工费用”,同理,在国内可以轻轻松松请一名修理工到家里服务,在美国最“难请”的就是手工劳动者,概因为劳动力用工规范、成本过高,所涉及的各类社会保障费用过于复杂和庞大。合并后,双汇国际承诺保持史密斯菲尔德的运营不变、管理层不变、品牌不变、总部不变,承诺不裁减员工、不关闭工厂。这不仅意味着双汇方面要背负史密斯菲尔德24亿美元债务的情况下,还必须背下“多少万员工”的后续保障的“包袱”。下一步投入多少是个未知数,会不会因此影响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力让人担忧。

  更令人担忧的在于,食品产品、肉类产品与工业产品不同,工业产品可以更多的依赖机械化模式,更多的采取相对固定的流程,其合格率和风险也相对较低。但生猪从生产养殖到收购、到市场流通,到终端消费者,有几十个环节也有更多的不可预知的风险。国际各国对于猪肉检验检疫标准不一,以中国“土老冒”的作风能不能赶好国际“洋大集”同样令人担忧。当然,任何商业经营都会存在风险,也从不存在没有风险的市场,然而,国内企业双汇方面在风光收购的背后,真的作好了为美国人、世界人民提供合格的高品质生猪肉的心理准备了吗?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