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海市农委发布信息称,黄浦江上游的死猪源头已基本确定为浙江嘉兴地区。据嘉兴当地媒体的报道,嘉兴地区今年1、2月份的单个村庄的死猪数就惊人的高达18000余头。许多业内人士和专家相信,此次死猪漂浮事件正是从侧面反映了目前散户养殖模式所蕴含的巨大风险。
河南肉类行业协会副会长刘承信对本报说,散户养猪和公司规模化养猪,在防疫层面有巨大差距,由于散户资金条件的限制,不论是猪舍的设置,还是整体环境的保护以及防疫措施的采取,和公司化养殖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据调查,规模化公司养殖与民间散户养殖在存活率方面差异巨大,前者的话如果做得好,存活率可以高达90%以上,而散户的存活率一般只有50%-60%,发生严重疫情的甚至连10%的存活率都不到。
规模化养殖都会去接种各类疫苗,猪舍的建设防寒措施都有经过专业设计。对猪的密度、空气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度、粪便处理都有管理要求。同时公司养殖会要求通过严格消毒才能进入猪舍,避免外界给生猪带来的疾病威胁,而散户养殖基本上是粗放无管理的状态。所以一旦碰到疫情,散户生猪的死亡率将非常惊人。
记者调查,此次大规模生猪死亡,很可能是由于嘉兴当地的生猪没有接种猪圆环病毒疫苗所致。因为猪圆环病毒的疫苗大多是国外进口,所以费用很贵。而中国要求强制接种的免疫只包括口蹄疫和蓝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