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当一名畜禽繁育员是很辛苦的,但这份辛苦也是值得的,现在市场对肉猪的需求量极大,猪肉质量参差不齐,作为一名畜禽繁育员,能从最初环节对猪的质量进行把控,这既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荣耀,我会在这个职业上好好走下去的。”生猪繁育员方章印如是说。
方章印的生猪繁育纪实
“出来啦,出来啦,最后一个终于出来啦……”12月26日21时22分,永平镇九牧养殖场母猪产房里,充满了温情,一小伙子在昏黄的灯光下,忙得不亦乐乎。
他把第9只刚出生的小仔猪往保温箱里一放,长长地舒了口气,“大功告成!”
这个给母猪接生的小伙儿,就是九牧养殖场的生猪繁育员——方章印。
“这头母猪是第一次分娩,有点难产,生产时间有点长,恼火得很!”清理完猪圈后,方章印擦了擦额上的汗珠,瞅着仔猪保温箱里粉嘟嘟、热乎乎的小家伙们,方章印甭提有多高兴。
可回想起整个接生过程,记者还着实为猪妈妈、为方章印捏把汗。
作为繁育员,方章印从当天17点就进入了角色,一刻不离地守护在“产妇”身边。18时第一只仔猪出来后,等了40多分钟后,见第2只仔猪还没出来,就有点坐不住了。
“母猪的正常产程,从第1头仔猪开始产出到整个胎衣全部排出的过程,一般为2.5~3小时,产仔时间超过3小时就会导致仔猪出生时发生死亡。”方章印道出其中缘由。
还好,他立马清洁了手,对母猪腹部进行抚摸。2分钟后第2只小猪出世。可经观察和称体重后,方章印又发现这小猪个头偏大,凭借多年经验,他有种不祥的预感,遂对母猪生殖器进行检查。
果不其然,后面的仔猪个头也偏大,出不来,咋整?
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方章印却坐怀不乱:用事先准备的助产器械,通过徒手牵拉法,让母猪将仔猪顺利产出。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方章印悬吊吊的心,也才真正放下。
畜禽繁育员任务较重、责任大,为更好地完成工作,早点上手。勤学好思的他,愣是一步一步,把零零碎碎的“小事”,做精做细,并迅速掌握了繁育秘诀。
而今,他已能独当一面,熟练地进行配种、接生、防疫、治疗等工作。
摸索自己的工作“套路”
“今年,我套用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法来开展日常工作。”这不,短短一年时间,方章印硬是从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工作“套路”。方章印说,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正确,但在实践中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
对于配种,方章印主要采取“望、问、切”。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2点,他就到母猪限位栏,看母猪的状况。
“如果母猪躁动不安、食欲下降、外阴红肿,用手压母猪的后背,母猪双脚会分开,这时母猪多半是在发情了。”同时,方章印还随时与饲养员沟通,“母猪全年发情不受季节限制,后备母猪约在 150~170日龄发情,断奶后母猪3~10天发情。到了发情期,这时便会进行配种工作。”
方章印说,母猪生产时便使用“望、闻、切”法,在每头母猪受精后,都会做记录,并按照“3、3、3”法:即从配种之日算起,向后推3个月加3星期加3天,即为预产日期,一般母猪怀孕期为114天。在预产期,便会每天定时看、闻母猪阴部散发的气味,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母猪顺利生产。
“猪生病在所难免,发现病猪,很关键。”方章印说,在这个过程中,“望、闻、问、切”都要用上。每天他都要在猪场巡逻,通过看状况、闻气味、听饲养员描述,最后动手摸猪的体温等,及时确诊,对症下药,将其治愈。
“这一套方法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谈话结束时,方章印又拿起药具箱,开始了生猪口蹄疫和流行性腹泻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