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乡创业在农村十分流行,有大学生毕业回乡创业的、有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的,不过在浠水县有位回乡创业的复原军人,他回乡创业是因为国家领导人当时的一句嘱咐,正因为是这句嘱咐,他回家经过拼搏当上了"庄主"。
王闯是清泉镇桃树村的村民,1997年底,王闯应征入伍,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王闯得到锻打和锤炼,立了二等功。
2002年底,当兵五年的王闯退伍回乡,当时,有两家企业答应安置他上班。可是,王闯一心想干出一番事业,就放弃了去企业上班的机会,南下广东,去见见世面。
当时打工,工资一千多也不够花。 后来我想给人打工, 还不如自己回家当老板 就回来了。从广东回到家,王闯一直在寻思做些什么,想到当时家里承包了一片山林,山林里有一个小水库和池塘,2004年,王闯就拿着两万六千块钱的退伍安置费,买回鱼苗投放在水库和池塘里,又买回五头母猪开始养猪,就这样踏上了"庄主"之路。听说猪粪可以喂鱼,王闯把猪粪直接投入鱼塘,结果池塘里的鱼死了一千多斤,损失惨重。更让王闯没想到的是,就在死鱼的同时,猪场里才繁育出的小猪也出了问题。
在这次双重打击之后,王闯开始在网上和书上学习养殖技术,有些难一点的养殖问题,他就向当地的畜牧站专家请教。学到了技术,王闯决定扩大养殖规模,他向亲戚朋友借来八万元,开始新的创业。就这样,王闯负责技术和管理,家人帮着干养殖场里的一些杂活,王闯的养殖事业逐渐扩大。
年出栏一千头的养猪规模,产生的猪粪自然是很多,王闯在网上看到现在都在发展生态农业,他想,自己能不能也按照生态农业的模式来发展。2007年,他在猪舍旁修建了一个沼气池。
蔬菜基地里的剩菜用来喂猪和养鸭,猪粪经过发酵之后再用来喂鱼和种菜,水面上放养鸭子,这样发展,不仅让猪粪实现了零排放,还让王闯在养殖和种植过程中节省了很大的开支,实现了真正意思上的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现在,王闯的生态农庄在当地已经是小有名气,他的生态农庄有300多亩,年出栏生猪一千头、年产值三百万,鱼池达到一百亩,年产值十二万,再加上放养的鸭子和试种的蔬菜,王闯的生态农庄一年产值接近350万。经过八年的发展,王闯获得了成功,现在,王闯又有新的发展目标。
王闯告诉记者说准备把那边的山再挖点,猪舍的规模扩大母猪达到150头,等于是翻了三倍,年出栏三千头商品猪。另外个就是蔬菜大棚,结合这些产业,我在建一个农家乐,让游客来了能吃到自己山庄里的鱼、猪肉、蔬菜 ,真正的把这里打造成一个生态农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