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在国家轮储消息以及新玉米上市的压力下,国内玉米现货价格自年内高位回落。新作玉米即将大量上市,短期或继续给市场带来压力。9月份各主要机构对新作产量的预估有所不同,美国农业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及汇易网均预期新作较上一年度增产,增产预估区间在300万—400万吨。但玉米网预估由增产转为减产,预估较上一年度减少35万吨。
替代品方面,随着新玉米的上市,小麦与玉米的价差或出现逆转,有望结束自2011年5月以来的小麦贴水格局。目前河南地区新玉米的价格在2200—2280元/吨,较小麦便宜20—100元/吨。后期随着品种间价差的修复,玉米饲料需求可能增加。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2011/2012年度我国小麦饲料用量为2300万吨,较2010/2011年度增加70%。如果倒挂格局结束,玉米饲料用量可能将增加500万—1000万吨的水平。进口替代方面,目前蛇口港玉米与美玉米价差在220元/吨,新玉米上市后该价差可能进一步扩大。巨大的内外价差料将使2012/2013年度玉米进口大幅放缓。有机构预计新年度国内玉米进口量可能缩减6成,相当于300万吨左右的玉米。整体来看虽然收割压力使得近期玉米市场承压,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价格下跌后可能带来的需求改善。
从下游消费看,饲料需求可能好转,但深加工可能继续低迷。首先来看饲料,9月份国内猪肉价格小幅回升,而饲料原料价格有所回落使得生猪养殖利润好转。9月末生猪养殖利润为62元/头,较8月末每头增收50元。此外,8月份的生猪和能繁母猪的存栏数据也显示养殖积极性在提高。因此,我们较为看好后期玉米的饲料需求。其次来看深加工,9月份淀粉企业开工率在65%,较8月末提高了近两成,但酒精企业开工率只有43%,仍处于低位。加工效益方面,玉米淀粉企业加工略有盈利,酒精企业亏损在120元/吨。消费的不景气或制约深加工企业的收购热情,但低价的新玉米可能有助于加工效益回升,后期需关注深加工企业的收购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