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政府扶持大公镇发展地方特色养羊产业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政府扶持大公镇发展地方特色养羊产业
发布日期:2013-04-16 09:42:55  浏览次数:6

    三农B2B网讯 3月12日,记者跟随农业部“百乡万户”调研小组一大早赶了个早市,来到江苏省海安县大公镇半月一次的集贸市场,街上异常热闹,水果摊点、点心摊点、生活用品摊点、花卉苗木销售点、医疗服务点应有尽有,一旁的大公镇副镇长仲广桐不失时机介绍说:“现在大公镇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农民有钱了,集市更是越来越有人气儿了。”

  仲广桐说:“全镇有6.5万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保守估计在1.4万元,其中5000元左右归功于山羊养殖行业。传统的肉制品消费主要是猪肉与鸡肉,但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及营养价值的追求,羊肉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高,且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农民瞄准了市场,有了定位,政策扶持做后台,农民放心大胆往前冲。”

  在县政府的扶持下,2007年大公山羊交易市场落成,并成为全国最大的山羊交易基地,实现了山羊养殖与市场的对接,据江苏大公山羊市场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严桂平介绍,该市场山羊的日均交易量有5000只,交易高峰期甚至可以达到上万只,年交易额在7.5亿元,位居全省之首。

  于是当地盛传出这样的顺口溜:家养5只羊,油盐酱醋不愁肠;家养10只羊,一年四季添衣裳;家养百只羊,三年能砌小洋房。

  调研小组组长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周应华对大公镇支持山羊行业的做法表示肯定,提出:“农业部组织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倾听基层的心声,一方面获取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同时掌握老乡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难处,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page]

    镇里的养猪大户仲跻华调侃道:“养猪还真不如养羊,不过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养猪亏本,不养更亏。猪肉价格‘过山车’,忽高忽低,三年一周期,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小的养殖户可以根据猪肉价格快速做出调整,但对于大规模农户,投入成本太高,不舍得轻易放弃。”

  大公镇兽医站站长周健对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一是生猪的生产基数大,猪肉作为主要的畜禽类产品,市场供给量基数大,价格变动刺激供给量调整,进一步加剧价格的震动;二是母猪的产崽个数一般有10-20只,而羊平均有2只,羊的生产周期较长,所以在短期内羊的供给数量不会有剧烈波动;同时,整体的大环境下,羊的供给量小于需求量,还有一定增长空间,养殖风险小,目前可以算是个朝阳产业。

  一只20斤左右的小羊售价已经达到550元左右,育肥期6个月,可以卖到1200元,期间的各种育肥成本约350元,净获利可达300元,100只就可以有3万元的收入,这对于这对于留守妇女、老人而言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仲广桐虽然对养羊行业充满憧憬,但对现状也存在一丝隐忧。目前镇里只有2个存栏基础200只以上的种羊场,大部分还是以家庭的分散养殖为主,母羊养殖量有的是1-2只,有的是3-5只,多的也就10几只,还谈不上规模效应;另一方面,适龄能繁母羊在羊群结构中比例较低;要想发展、做大、做强,羊的品质要有保证,目前大公镇养羊业的农民经纪人从周边各地,甚至到全国各地收羊,品种繁杂,质量参差不齐,制度亟待规范。

  周应华表示,一个产业尤其是一个特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能够多帮一把、多送一程,帮助梳理打造成地方品牌,在市场上形成竞争力,对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很有帮助,也是必须的。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