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我国兔业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我国兔业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发布日期:2013-03-01 09:31:55  浏览次数:16

    伴随着汗水付出而收获的喜悦,满怀着对未来充满憧憬奋进的豪情,我们踏过了难以忘怀而跌宕起伏的2012年,激情满怀地迎来富有挑战而充满生机的2013年。值此岁月更替、佳节到来之际,回顾我们一年来的兔业发展,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理清思路,开足马力,迎接新的挑战。

  我国兔业的基本状况

  2012年,我国兔业经受了不小的风雨。经过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兔业得到较快速稳定发展。基本情况如下:

  1.肉兔为主,皮兔毛兔为辅,实验观赏用兔补充。从2012年总体来看,家兔品种的经济类型格局已经形成,各种经济用途家兔全面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肉兔为主流,养殖数量和出栏量最大,其次为皮兔(獭兔)和毛兔,二者比较皮兔目前明显占优,饲养范围广,但波动较大。毛兔稳步发展,养殖区域不断扩大。经过多年的孵育,实验用兔产量和需要量逐年上升,尤其是生物制药和生物科学实验对实验用兔的需求有增无减;在城市郊区,观赏用兔悄然兴起。尽管目前尚未形成优势产业,也没有标准化品种,但市场前景看好。

  2.养殖数量不断增加,种兔质量明显提高。尽管近年家兔市场不太稳定,呈现波浪式发展状态,但是,全国范围内,养殖数量逐年增加,种兔质量明显提高。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的总结,特别是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为主的项目或养兔群众组织对全国兔业的正确引导,人们对种兔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明显提高,选育良种,更新血缘,调剂良种成为各养兔企业或兔场的自发行动。从家兔品种质量看,毛兔率先优种化,肉兔配套系比重逐年提升,獭兔尽管基础薄弱,但优种普及速度有后者居上之势。优种选育和推广呈现良好的局面。

  3.标准化养殖成效显著,生产效率逐年提高。青岛康大集团大力度引进国外肉兔配套系和优良品种,并培育自己的肉兔配套系,大力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养殖模式,并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风土化改造,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养殖模式。尽管在某些方面尚不完善,但其理念是先进的,效果是确实的,对全国兔业的引领作用和影响是明显的。根据我们的调查,无论是肉兔、獭兔,还是毛兔,其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就平均出栏效率来说,一只母兔年出栏商品兔,3年前在23-25只,而2012年达到30只以上,一些条件较好的兔场已经突破40只,达到欧洲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先进水平,缩小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生产水平的差距。

  4.兔场总数减少,养殖规模扩大。多年的养兔实践告诉人们:养兔是一个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同时,养兔行业不是一种暴利行业,它受到自然环境和市场经济环境的双重制约。因此,养兔并非适合所有的人群。经过2010年家兔价格暴涨之后,人们的心态趋于理性。大浪淘沙,精英总是笑到最后。根据我们的调查,2012年总的养殖场数量较2010年有较大幅度减少(不完全统计,约减少20%~25%),但经过磨炼的养殖场,其饲养规模逐年扩大。这也与养兔发达国家发展道路类同,是一种必然趋势。

  5.饲料价格上涨,商品料比重增加,饲料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根据笔者对山东、河南、山西和河北的调查,2012年饲料原料价格和成品饲料价格都在高价位运行(见表1)

  表1 山东、河南、山西、河北四省饲料价格调查



  由此可见,饲料原料价格和商品饲料价格较前几年明显提高。以某地区成兔饲料为例,2010、2011、2012三年每千克饲料的平均价格分别为2.12、2.16和2.31元。但是,以上四个省饲料价格在全国是最低的,南方省市的饲料价格要比北方省市,尤其是比华北地区的饲料价格高0.2元/千克左右。因此,养殖成本的增加是必然的。

  尽管饲料价格上涨,但根据我们的调查,使用商品饲料的比例逐年上升,一半左右的兔场采用商品饲料。20%左右的兔场自配与商品饲料相结合,或采用半草半商品饲料。

  6.人工授精技术逐渐普及,养殖模式悄然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对传统养兔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重大冲击,过多的劳动力投入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降低劳动力的投入,即以最少的劳动力投入,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率,是每一个养兔企业,尤其是规模型养兔企业必须思考和认真研究对待的问题。人工授精配套技术就是一项降低劳动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因而,扩大养殖规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实现"四同期"(同期配种、同期分娩、同期断奶、同期出栏)养殖模式,成为2012年养殖模式变革最为明显的一年。根据笔者调查,基础母兔500只以上的养兔企业50%以上采用人工授精,基础母兔200只以上的兔场,都在考虑采用人工授精。

  7.技术普及力度加强,信息技术传播途径四通八达。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启动以来,非常重视技术培训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部决定2012年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在科技大培训活动中,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将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狠抓落实。以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为主,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地市县级的科技队伍配合的科技培训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在技术培训活动中,改变以往专家在本地(省)培训的做法,深入养兔技术相对薄弱,专家力量不足的省市自治区,取得良好效果。同时,不同级别的养兔协会、养兔合作社等群众组织,以及各省市相关养兔科技或开发项目,畜牧、科技、科协、扶贫等部门的技术培训,使培训工作既轰轰烈烈,有扎扎实实。尤其是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展技术和信息的传播,已经成为广大养兔农民喜闻乐见的新形式。

  8.加工能力增强,增值增效效果明显。以往我国重视产前,轻视产后,深加工严重滞后现象非常严重。经过多年的发展,兔产品加工能力逐渐增强。兔肉已经不是单纯的"冻兔肉""整形兔""分割肉"出口产品形式,不同加工方法、不同风格风味、不同人群用途、不同包装规格的兔肉加工制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兔皮再也不是原皮、熟皮,或褥片为主出口形式,服装、服饰为主,多种产品类型花色齐全投入国内外市场;兔毛也不是以往的原毛或初加工产品投入市场,兔毛精梳、毛纺、织布、成衣等多种形式进入市场.以上产品,每增加一个加工层次,都会带来丰厚的利润。同时,打破了兔产品加工受制于人的局面。为兔产业化的形成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9.疾病种类依旧,局部伤亡仍较严重。多年来我国兔业科技工作者在家兔疾病的防治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巨大成绩。比如多种疫苗研制成功,多种药物投放市场,对于一些重大疾病的控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疾病一直成为兔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在一些地方,一些疾病仍然较严重,并且造成较大的损失。根据我们的调查,排在前几位的兔病近几年变化不大,依然是球虫、肠炎、肺炎霉菌毒素中毒为主,个别地区真菌、疥螨发病率较高,个别兔场发生兔瘟。这些疾病并非不治之症,也不是没有良方良药,关键在于一些兔场的麻痹思想存在,以及对于防病的要领没有掌握。可见技术普及任务相当艰巨。

  10.市场波动不断,兔业在动荡中锤炼。2012年是对兔业考验的一年,市场波动不断。除了兔毛稳中有升以外,肉兔在一定范围内小的波动,獭兔在低价位运行中大的起伏。直至11月以后明显回升,12月份大幅上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属于正常,价格高低受到供需矛盾的制约也令人理解。但是,价格的大幅度起伏,无疑对兔业造成不良影响。启动价格波动的关键因子我们还不甚清楚,开展市场调研是我们今后的重点任务。

[page]

    我国兔业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通过多年兔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2012年我国兔业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呈现出规模化、工厂化、集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