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中央 一号文件”推动养猪人创业
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开辟农村养猪改革新路径当前的农业格局已经制约了农业的再发展,我们又站在了农业改革的十字路口。透过中央“一号文件”对“家庭农场”的鼓励和支持态度,我们看到了一条农业农村改革的新路径。“家庭农场”模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释放农业的发展潜力。
[page] “家庭农场”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家庭农场主”按照企业管理模式来核算成本、加强管理、追逐利润,因而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以往的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家庭农场”的兴起促进了农业的科技化、商品化、品牌化进程;在销售模式上,由农户自产自销变革为合作社、企业统销。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加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养殖业会从散养往集约化养殖方向发展,这是大势所趋。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部分养殖户通过学习,与企业或专业机构合作,形成小而专的小型养殖场,他们会在这场行业产业的转型中稳步发展起来。
在“家庭农场”的带动下,家庭养猪场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猪场选址更加合理,猪舍建设更加标准化;管理日趋规范、专业,养殖管理和疫病防治有专业人员指导;品种更优良、饲料转化率更高,肉质有保障;劳动力成本降低,养殖人员责任心加强。
“家庭农场”模式将对养猪行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银国际分析师刘都认为,中央“一号文件”提到要鼓励和规范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加快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加上企业携资本进入养殖业,家庭养殖场的数量和规模必将呈现高速的增长。同时,企业与家庭养殖场的合作也将大幅提高生猪养殖效益。
中央“一号文件”推动建设现代养猪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积极支持、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力争用3-5 年时间,培育10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 亿元的重点行业领军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这对那些实行“公司+ 农户”、“公司+ 农场”、“公司+ 合作社”的养殖模式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近年来,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尤其是有关养猪业的优惠政策,如能繁母猪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畜牧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规模养猪业的发展。业内人士表示,政府对于畜牧业的各种补贴仍将持续,而且力度会逐年加大,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大有可为。同时,政府对生猪市场的调控措施也愈加有效,如《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等调控措施逐年完善,生猪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所有这些,有力地保障了未来10 年中国养猪业市场的稳定——较长期地处于较高赢利水平的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