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增收与生态共舞 新丰树农民增收新典范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增收与生态共舞 新丰树农民增收新典范
发布日期:2012-12-20 09:35:15  浏览次数:16

    三农B2B网讯 浙北养猪重镇南湖区新丰镇,今年农民人均创收超19000元已无悬念。但算一算全年收入构成后让人诧异,20多年来占比最高的养猪业,首次让位给了来自“万元千斤”模式的大棚种植。

  一个以养猪业为农民主收入的城镇,是如何实现增收结构历史性巨变的?而这种变化背后,又蕴涵了怎样的理念之变?

  浙江农民增收的新丰典范

  室外气温将近0℃,在大棚内劳作的陈继荣却忙得满头大汗,他要赶在月底甜瓜秧种下之前,将土地平整完毕。明年,陈继荣准备在他的5只大棚里种上甜瓜、南瓜、生姜等,秋收后再分别种上晚稻。

  为陈继荣带来每亩1.5万元高收入的,就是浙江省重点推广的“万元千斤”种植模式,而新丰镇正是这种新型栽种技术的发源地。2006年开始,该镇在全省“试水”生姜、莴苣、甜瓜与晚稻的套种技术。当年搭了3只棚,每只占地仅0.27亩,结果3种模式平均亩收入都超过了万元,最高的达到了13600元。“那时每亩地种两季稻的收入加起来还不到1000元。”一直参与这项技术攻关的镇老农技人员姚金林颇为自豪。

  很快,这种既鼓足农民钱袋又不少国家粮袋的种植模式,在新丰镇迅速推开。1亩、56亩、516亩……到今年,“万元千斤”大棚种植面积已达到了9127亩,模式也由3种丰富到了“草莓套玉米”等6种模式,平均每亩产值、利润最高的分别达到了35000元和23000元。

  种植模式的变化,也悄然带来了农民增收结构的转变。姚金林给记者细细算了一笔账,新丰镇农民收入主要有三大块,即养猪业、企业上班收入和种植业,前两种特别是养猪业一直是新丰农民增收的拳头产品。但今年,全镇来自于大棚种植的收入高达1.8亿元,再加上露天生姜等面积,农民在这块上的人均收入达到了6000元左右,直追企业打工收入,而生猪养殖的收入人均降到了4000元左右。镇领导认为,农民养猪收入减少,既有利润减少的原因,更有生猪养殖量下降14%的因素。“种地收入超过养猪业,这是20多年来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在农经线工作了35年的姚金林感慨道。

  效益是推动一个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万元千斤”种植模式的成功推广,在新丰农民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一些养猪户纷纷缩小养猪规模,建起了种植大棚。仅在陈继荣所在的净相村毛家头组,约有20%养猪户已开始种起大棚:“养猪收入虽好,但风险大、污染环境,倒不如种些效益不错的大棚蔬菜来得稳当。”

  增收与生态保护共舞

  今年年初,位于新丰镇的东方润园、御翠花苑两个项目开盘首日,销售率就达到了73.5%,而在购房客户中,相当一部分是本镇的养猪户。放弃宽敞的农家小楼,花钱住进城镇,让养猪户们作出重大选择的大原因是“镇上没有猪粪臭”。

  “空气、水质”,近年来,这两个词一直牵动着新丰镇居民敏感的神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猪养殖曾对新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每年近50万头的存栏量也给新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镇领导感叹,这几年,该镇50%以上镇村干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养猪污染治理上,更别提镇里每年数百万元的财政投入了。但是,在远超环境承载能力的养殖规模前,再大力度的治理都显得力不从心。“自己都闻不惯这股气味,可不养猪又干点啥呢?”一些农民坦言。

  “农民的增收,不能建立在破坏环境上。”新丰镇党委书记陈新华表示,要改变新丰镇的生态环境,除了大力抓治理,还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发展工业经济,为农民提供增收的平台和技能培训,通过种养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养猪规模降下来,农民增收。

  围绕这一思路,新丰镇推出了系列举措。利用该镇拥有300多年生姜种植历史的优势,新丰镇开始了长达五年多的“生姜、晚稻”等“万元千斤”套种模式的试点,并逐渐扩大范围。同时,出台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开展大棚种植,仅去年,就出资近80万元奖励规模种植户、合作社。而一年一度举办的汉塘文化节,极大地提高了新丰生姜的知名度,为农民搭建了销售平台。2011年,新丰生姜还成功申请了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今年,新丰镇与嘉兴农科院合作,将生姜高新技术核心示范基地建设成功申报为省级科技推广项目。

  在“万元千斤”种植模式亩均收入已达18164元的基础上,今年,新丰镇又提出了“收入双万元、种植超万亩”的目标,同时,将种植模式增加至8种,从而降低农户种植面积增多可能带来的销售风险。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