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2013养猪业微利或扩张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2013养猪业微利或扩张
发布日期:2012-12-10 08:39:31  浏览次数:15

     三农B2B网讯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步伐,过去许多高盈利行业正在走向微利时代。


    国内养猪业的投资经营门槛低、投资线可长可短、投资额可大可小。目前,各路资本纷纷抢占市场份额,竞相切分养猪业这块蛋糕:养猪业内龙头企业频现大动作;大资本企业也跨行进入猪业。一些外资企业如高盛公司和上市公司重庆南方集团等房地产老板、煤老板等各路企业纷纷进驻养猪业,进行资本运作。希望、正大、雨润、双汇等饲料企业、屠宰企业、食品企业也都延伸产业链进军养猪业。市场经济体制下,养猪业在未定局之前,各企业应抓住这个机会,提前储备资源布阵备战,在2013年稳定大格局,到猪周期回暖后的2014年达到高峰,实现盈利目标。


 三农B2B网  配图


    生猪养殖容量大 市场未饱和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每年生猪产量在 6.6 亿头左右。2011 年中国猪肉产量达到 5053 万吨,占肉类整体产量的 35%。以 20 元/千克终端价格保守计算,猪肉零售市场容量达到 1 万亿元,加上饲料、疫苗等相关行业。据统计,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年产值在 1 万亿以上,且市场集中度极低,存在巨大的发展机遇。迄今为止,虽已引起资本市场的注意,但市场还未饱和,相关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不足 250 亿元,市场份额仅占2.5%。


    散户亏损退出 规模化养殖成趋势


    真正持续促使养殖规模化的因素在于成本优势的转移。过去以养猪为副业的散户存在的大量“隐性成本”在近两年随着养殖“主业化”转化为“显性成本”,规模养殖成本优势开始凸显,市场份额的提升自然水到渠成。规模化和技术进步将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螺旋上升过程。在此过程中,规模养殖企业成本不断下降,但在规模化成为市场主导之前,价格并不会下降,利润率随之上升。


    养猪业微利前行 一头猪只挣20元


    展望即将到来的2013年,养猪业朝微利或扩张的态势发展。

 

[page]


    生猪行业牵涉领域众多,产业链囊括上游玉米、大豆种植,饲料生产,养殖、屠宰及下游食品加工。按目前生猪存栏量和价格测算,行业规模约在6000亿元左右,产值达到2万亿元。另外,猪肉价格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息息相关。国内CPI构成中,猪肉价格权重较高,且猪肉价格上涨很容易带动牛羊肉和禽肉、禽蛋价格上涨。2010 年中国 GDP 中最终消费支出为 18.69 万亿元。以此推算,猪肉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占比达到5%以上。正因为如此,猪肉价格在 CPI 的比重达到 3%。

 
    统计局烟台调查队对烟台市部分养殖户和生产单位进行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养殖场生产1公斤猪肉,只能挣2毛钱。一般来说,一头肥猪出栏重量为100公斤,如此算来,养一头猪只能挣20元。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养殖中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5%-80%,饲料主要以玉米、豆粕的混合料为主。成本高、售价低是困扰养殖行业的难题,就生猪而言,生产1公斤猪肉需要的成本有:12元饲料、0.4元防疫费以及人工费、水电费等,总的成本在14元左右,和目前的生猪价格相比仅有0.2元左右的利润空间。


    猪周期拉长  2013年回暖2014年盈利


    根据历史规律,生猪行情3年为一个周期,价格高峰和低谷通常间隔1年半,包括补栏母猪到生猪供应上市需要3个月配种、4个月妊娠、5个月育肥共12个月的生产周期,以及养殖户对价格变化反应的滞后期。2004年、2008年和2011年曾出现了三轮显著的猪周期。照此推算,2011年生猪行业高盈利,也将对应一个母猪补栏的高峰期,由此导致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纵观即将过去的2012年,猪价下跌,临近年关,2013年春节逐渐复苏,预示2013年养猪业回暖,企业走进微利或扩张时代,至2014年将呈现盈利局面。由此形成这轮周期的一个新特点——行业盈利期开始延长,进入良性循环。


    中国生猪预警网总经理冯永辉预计,明年生猪供应缺口应该比今年小,市场小幅震荡回落。预计出栏肉猪价格将长时间保持在15~17元/公斤,最低点触及14元/公斤,最高点约18元/公斤。明年生猪市场下跌行情估计难以持续。预计,全年可能形成“两头高、中间低”的价格走势,即春节前价格反弹,随后进入夏季的消费淡季,价格逐渐回落,到了年底又再度上涨。


    养殖企业集中扩张谋发展

 

[page]


    从深层次分析,我国养殖业正朝着规模化集中趋势发展,这也有可能平缓3年一轮的生猪自然周期。

    政府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这样一是可以提高效率,抵御风险。过去几年,生猪价格波动太大,不仅中小散户被陆续淘汰出局,大型养猪场也没有很好的应对办法,唯有上下游一体化的规模企业,把上游饲料,中游养殖,下游屠宰、加工、零售等环节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效应对市场的变化。二是全产业链企业能够比较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从源头对产品质量进行把关,有利于疫病防控。三是规模企业不同于随意性很强的散养户,生产具有计划性和连续性,对稳定国内农产品价格,平抑CPI也有重要的作用。

    其实,一条龙的养殖企业严格意义上已不应称之为养殖企业,而应称为食品集团。如双汇、金锣、雨润等,位于产业链顶端,不仅是养殖业龙头,而且连接着终端消费市场,随时随地传递着产业链各环节的变化,调节产业链的生产。

    近年来,养殖业已呈现出上下游相互渗透的特点。如雏鹰农牧最初养鸡养猪,现在开始向饲料业发展,最终可能也会进入屠宰、品牌肉类领域。正邦科技最初经营饲料业,这几年开始扩大生猪养殖规模。顺鑫农业最开始经营种猪产业,现在开始养殖商品猪。除了在产业链上纵向扩张,一些养猪企业也开始横向扩张,即向禽肉、牛羊肉、水产品等品种扩张。

    十八大后经济形势趋好

    近期的十八大会议,是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各企业行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号召。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现代社会主义社会体制及社会形势格局背景下,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八大加强宏观调控,拉动内需,促进养猪业发展。

[page]


    生猪养殖将迎来“黄金十年”

    近几年,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尤其是有关养猪业的优惠政策,如能繁母猪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畜牧良种补贴等,有利地促进了规模养猪业的发展。政府对生猪市场的调控也俞加有效,有利的促进了规模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所有这些,有利地保障了未来十年中国养猪业市场的稳定,较长期的处于较高盈利水平的市场稳定。生猪养殖行业正迎来千载难逢的“黄金十年”。对于龙头企业而言,预计未来将经历规模快速扩张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业绩有望具备持续超预期的潜质。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