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羊口疮的防治措施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羊口疮的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16-11-08 00:00:00  浏览次数:12

  羊口疮学名羊传染性脓,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口疮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唇、舌、鼻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疣状厚痂。本病多发于3-6月龄羔羊,死亡率虽较低,但由于病羔羊吮乳困难,采食受阻,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呈地方性流行。

  一、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3-7天,山羊羔一般在唇、口角、鼻或眼睑的皮肤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继而形成水疱泡和脓疱,破溃后结痂,常经10-14天脱落而痊愈。羔羊吮乳时,常使母羊的乳房的皮肤上感染,有时还会发生乳房炎。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口唇周围、口角及鼻部形成痂块,痂块呈红综色,以后变为黑褐色,非常坚硬。除去硬痂后露出凸凹不平锯齿状的肉芽组织,形如桑葚。该病与羊痘、口蹄疫、坏死杆菌病症状有相似之处,要注意鉴别诊断。

  二、预防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黏膜和皮肤发生损失。2、从外地引种运输途中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封闭、过度拥挤,加强通风和消毒。3、可接种羊口疮疫苗,皮肤划痕接种或皮下注射接种免疫。

  三、治疗措施。1、用消毒药将羊群彻底消毒,尤其是羊蹄部、脸部、生殖器官,这些地方易发生病毒性脓包。同时将周围环境彻底消毒,最好3-5天一次,连续几次。不用10天,效果会有很大改观。2、用0.1%高锰酸钾清洗患处去净痂块,涂上混有病毒灵和VB2的红霉素软膏或碘甘油,每天2次,体温升高的病羊可肌肉注射退热药和抗菌素,防止继发感染。对于不能吮乳的病羔,应加强护理,进行人工哺乳。3、患羊喂服牛黄解毒片,每只羊每次2-3片,每天2次。或内服中草药:苦参、龙胆、白剑、花椒、黄花香、地榆各10克,煎汤候温灌服,每天3次,连用1周。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