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杉岭乡尖山子村2组村民李平林的牛舍里,李平林将一兜兜红土倒进饲槽里,牛儿们便认认真真地吃起红土来。李林平介绍,这是他多年养殖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觉得很实用。当然,经验远远不止这一点。
那么,他究竟还有哪些先进的养殖经验呢?
买牛要“相面”
李林平说,买牛时要挑个头大、体形好、无毛病、膘情差的“架子牛”。黄牛欠膘不要紧,上膘很快。一些退役的老牛,不准备使役的壮年瘦牛,价格便宜,买来后经精心调养,一般半个月就增膘。
为了买准育肥快、出肉率高的黄牛,买每头牛时都仔细“相面”:一看个头和长相。一般要选400千克以上、毛色纯正、身架好、走路稳的犍子牛,毛杂、皮疤、四蹄歪拐的不买。二看膘情。外膘要有六成的膘情,膘太差,如牛臀部“三叉骨”明显凸起,也不宜购买。三看精神状态。牛耷拉耳朵、脸难看、鼻疵、精神呆滞有毛病的,也不能买。
放养圈养相结合
李平林采取野外放养加圈内舍养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只要天气晴好,每天天一亮,就把牛儿赶到山坡上去吃草,呼吸新鲜空气。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牛群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抵抗力,降低发病率。”李平林介绍,如果长期圈养,牛的活动空间太小,运动量不足,就会影响它的生长;牛在圈舍里吃得单一,甚至还会给牛带来很多疾病。
“杉岭乡尖山村生态好,青料丰富,适合发展肉牛养殖。”李林平说,只要不下雨,就把牛从牛棚里牵出来,一路引到山坡下,让牛自由放牧;饿了就吃山坡上的青草,渴了就喝清泉水,到傍晚再把牛赶回家。牛群在山坡上放牧的时候,满山坡跑,边吃野草边跑、时跑时停。“采取这种放养与圈养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改善牛肉品质,还能提高牛的抵抗力,患病率也大大降低了。”
喂牛吃红土
有一次放牛时,李林平偶然发现牛不仅吃山坡上的青草,还会吃空地里的泥土。他百思不得其解,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恍然大悟。
原来,这种泥土里不但含有矿物质,还有许多动物本身所需要的微生物,如钴、铜、盐等矿物质,这些都是动物身体所需要的。另外泥土里还含有钾、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镁等物质,这些物质在水和空气的作用下,有助于微生物在泥土里的活动,而微生物经过生物化学过程,能生成各种酶,帮助胃消化。此外,泥土里的乳酸菌还能帮助治疗痢疾、消化不良等疾病。
“牛吃泥土,是想从泥土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矿物质。”李平林表示,后来他隔三差五试着在圈养的牛料里添些红土,牛儿不但爱吃食长得壮,还很少得病。
合理使用酒糟
在李平林的牛舍旁,笔者看到有两口巨大的砖砌粮仓,一口装满了秸秆、玉米粉末,一口装满了酒糟。
李平林说,他一直使用酒糟喂牛,这样做有三大好处:一是酒糟转作饲料后,能减少环境污染;二是酒糟蛋白质含量不低,如果适度进食,出栏的牛肉肉质十分鲜嫩;三是酒糟有很好的适口性、容易消化,由于含有一定量的酒精度,还能有效预防牛发生瘤胃臌气,有利于牛进食后安心趴卧和反刍。
黔江区畜牧兽医局高级畜牧兽医师杨正万解释说,酒糟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微量元素、维生素、酵母菌等,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也非常高,这是农作物秸秆所不能提供的。与农作物秸秆相比,酒糟的粗料成分也较高。因为酒糟都是经发酵后高温蒸煮后形成的,它的粗纤维含量较低,所以酒糟作为牛的饲料有很好的适口性和容易消化。
杨正万介绍,经屠宰后的现场测定,喂酒糟的牛要比不喂的牛的肉质好,纤维细、色泽鲜、有韧性,且比正常饲喂条件下的牛屠宰后净肉率提高约3%到5%。一头体重在600千克到700千克以上的出栏牛能额外多收300元到600元,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开始给牛喂酒糟可能有个别不愿采食的,过了3天到5天顺食期后,牛就习惯了酒糟的味道,此时喂料以酒糟为主、秸秆为辅就行了。
邓建飞陈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