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气温持续上升,平均水温约在22℃-32℃,暴雨、强对流等天气增多,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加快,投饵量增大,养殖池塘水质、底质容易恶化,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大量增加,水生动物疾病进入高发期。应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防控工作。防止缺氧泛塘,重点关注精养池塘、高密度养殖区。四川省已进入主汛期,应加强防控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病情预测
1.草鱼: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打印病、草鱼出血病、中华鳋、锚头鳋、车轮虫、指环虫等疾病。
2.鲢鳙鱼:易发生细菌性败血症、打印病、中华鳋、锚头鳋等疾病。
3.鲫鱼、鲤鱼:易发细菌性败血症、白皮病、锚头鳋、指环虫、孢子虫等疾病。关注锦鲤疱疹病毒病、鲤鱼疱疹病毒Ⅱ型病毒性疾病发生的隐患。
4.鮰鱼、鲶鱼:肠炎病、腐皮病、指环虫病、斑点叉尾鮰柱形病。
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养殖种类生长速度较快,应注意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减少应激。针对天气闷热可能造成的鱼类缺氧,应注意加强日常管理,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质情况,尤其是水质变化。
2.加强饵料管理,投喂新鲜、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视天气、水温等情况,科学设定投喂量和投喂方法。
3.加强病害防控工作。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或免疫增强剂等,增强鱼体的抗病力。采取挂袋、投喂药饵等方法预防疾病。坚持巡塘,发现鱼类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做好生产管理记录。
(二)防治方法:
1.草鱼出血病:疫苗预防,每千克体重,大黄200克、黄芩200克、黄柏200克、板蓝根200克和食盐170克,粉碎,拌饲投喂,每天2次,连用7天~10天。
2.细菌性败血症:外用,每立方米水体,含氯石灰(漂白粉)1克或漂白粉精(有效氯60%~65%)0.3克~0.5克,全池泼洒,或大黄,每立方米水体2.5克~3.7克,先将大黄用20倍重量的0.3%氨水浸泡提效后,再连水带渣全池泼洒,15天1次。内服,氟苯尼考或甲砜霉素,每千克体重15毫克~20毫克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5天。
3.肠炎病:外用,8%溴氯海因,每立方米水体0.2克~0.3克,全池泼洒,15天1次。内服,每千克饲料,穿心莲40克、大青叶30克、黄芩5克、桑白皮10克和白矾5克,打成粉后,拌饲投喂;或诺氟沙星,每千克体重10毫克~30毫克,拌饲投喂,每天2次,连用3天~5天。
4.赤皮病:外用,8%溴氯海因,每立方米水体0.2克~0.3克,全池泼洒,15天1次;内服,氟苯尼考或甲砜霉素,每千克体重5毫克~15毫克,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5天。
5.指环虫病:精制敌白虫粉,一次量,每立方米水体0.18克~0.45克(以敌百虫计),全池泼洒,7天后,再全池泼洒1次。或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4克,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5天。
6.斑点叉尾鮰柱形病:每千克体重,氟苯尼考10毫克~20毫克,连用5天~7天。
四川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