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影,响水花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清塘不彻底主,要表现为河蚌的危害逐年增大。图为河蚌生活史。 |
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水质不稳定,气泡病严重,东北地区水花成活率低,苗种供应明显不足。2015年水花成活率多数不足2成。针对近年来出现的问题,利洋水产公司总结出几个水花培育技术关键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彻底清塘
近年来影响水花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清塘不彻底。主要表现为河蚌的危害逐年增大。
河蚌对鱼苗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其幼体——钩介幼虫。此虫寄生在鱼体、嘴、尾部。主要症状为红头白嘴,所以也叫红头白嘴病。只有清塘时重视对河蚌的清理,才能彻底根治此病。
二级培水模式
所谓二级培水,就是采取两次进水的方式进行培水。
第一级:给水打底。清塘后先进30厘米~50厘米的水进行培水,使用“利菌多”和“活力碳”培水,3天左右水色见绿,测量水质,pH值升至8.8以上。此时说明池水进入藻类高峰期。
第二级:培养饵料生物。进入藻类高峰期后,开始逐步进水至1.3米,同时使用“利菌多”、“利饵多Ⅰ”进行饵料生物的培养,3天左右镜检,轮虫开始繁殖,pH值降至8.5以下,即可放苗。培水时白天多开增氧机,加快培水。如水源水锈较严重,须用“碧水安”解毒。
二级培水最大的优点就是培水速度快,水体稳定。对控制气泡病和pH值过高等问题效果显著。
生态料代替豆浆
稳定决定成活。大量泼洒豆浆对水体污染大,利用率低。“利饵多”不仅可以作为鱼花的开口饵料,还可以培养水体浮游动物,饵料利用率高,水质相对稳定。放苗前用量2亩/包,配合“利菌多”打底。放苗后用量4亩/包,一天2次。如放苗密度较高或饵料生物较少须增加用量。团料引台前均可以使用,用后水色不易变绿,水体稳定。对于早期预防气泡病、寄生虫病效果明显。
张恒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