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下)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下)
发布日期:2016-03-18 00:00:00  浏览次数:10

  四、防治鱼病的几种常用中草药

  1.大黄。 又名锦纹、黄良,别名将军、生军、 马蹄黄等, 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状茎入药。本品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 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 有收敛、泻下、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等作用。 用于烂鳃病、 出血病及白头白嘴病等。使用方法:全池泼洒,常用量为2.5~3.75ppm, 临用前,先将池水需用的大黄量,用0.3%的氨水按1∶20比例,在室温浸泡下经12~24小时,取药液均匀洒入水中,可有效防治鱼粘细菌病。

  本品与硫酸铜合用,即大黄1~1.5ppm与0.5ppm浓度的硫酸铜联用,可提高疗效。内服,5~10克/ 公斤体重鱼,大黄碾成细粉末混入饲料内,每天1次,连用3 天,可防治粘细菌病;连用7天,再泼洒硫酸铜(0.7ppm),对草鱼出血病效佳。也可按每公斤鱼重用2.5g大黄、1.5克黄柏、1克黄芩、5克食盐与饵料混匀制成药饵投喂, 每天1次,连服3天。此外,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 白头白嘴病也可用大黄治疗,有一定效果。

  2.大蒜。 为百合科、葱属植物,以鳞茎入药,具特异的辛辣味和蒜臭,其有效成分为大蒜类。 大蒜素具有广谱抑菌止痢、驱虫及健胃作用, 常用于防治鱼类肠类病。使用方法:每100公斤鱼用大蒜0.5~1公斤拦入饲料中投喂,6天为一疗程,若加入等量食盐,可提高其作用,用于防治烂腮病、肠炎病;取大蒜晒干加水煎汁,以 10~30ppm浓度浸洗鱼体1小时, 可杀死锚头鳋,防治鲤鱼竖鳞病。

  3.地锦草。又名奶浆草、血见悉、红茎草, 为大戟科一年生草本, 折断茎杆后有乳白色奶汁状液体流出。地锦草含黄酮类化合物及没食子酸,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谱较宽,并有止血和中和毒素的作用。 主治鱼类肠炎、烂腮病。使用方法: 每100公斤鱼用干地锦草500克(或鲜地锦草2000~2500克)煮汁,连渣拦入饵料中投喂,一日二次,3天为一疗程。 在投药前,用20ppm石灰乳全池泼洒,疗效更佳。

  4.水菖蒲。名水敛草、石菖蒲、石蜈蚣、 白菖蒲,系多年生草本。 本品含芳香挥发油1.5~3.0%, 油中主要为油辛醇、细辛酸、甲基丁香酚、倍丰萜烯类等, 含有非结晶性苦味。可防治肠炎、赤皮、烂腮、 水霉病等。

  使用方法:每亩水深1米,用切碎的菖蒲4~5公斤,用蓖麻叶4~5公斤,裹在10公斤左右的松树叶上,扎成 2~3捆,放置于食场及上风口进水处, 浸没在水中,每天翻动一次,促使其腐烂。每亩水深1米的水体用菖蒲1.3~2.5公斤,加食盐0.5~1公斤,全池遍洒,可治愈水霉病。

  5.苦楝。名楝树,为楝科落叶乔木,高15~20 米。喜野生于田野、 林边等处,本品含川楝树、生物碱、岩藻糖、萘酚等,有杀虫、 杀菌作用,用于防治寄生虫性鳃病,以及锚头鳋、中华鳋、毛细线虫、车轮虫、 隐鞭  虫病等。使用方法:每亩水深1米用马尾松、苦楝树叶、皮或果各10~12.5公斤,切碎熬汁成12~25公斤, 全池遍洒,每日一次,连用2~3天。 取苦楝树枝叶30~40公斤,直接在池中堆沤,5~7天后捞出残渣, 能有效防治上述各病。

  6.五倍子。又名倍子、百药煎、百虫仓等, 为漆科植物盐肤本的叶上的干燥虫瘿, 由五倍子的蚜虫寄生而成,含大量鞣酸,能凝固蛋白质, 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 用于防治白头白嘴病、粘细菌病、气单胞菌病、假单胞菌病、白皮病、赤皮病、 疖疮病等。使用方法:先将五倍子捣碎,用开水冲溶,全部溶解后, 用池水稀释全池泼洒,常用量为2~4ppm。

  7.乌桕 。名油子树、白乌桕、木梓树等,为落叶乔木。其果、叶有拔毒消肿和杀菌作用, 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腮病、白头白嘴病等。使用方法:每50公斤鱼, 用乌桕叶干粉250克混入饵料中制成药饵投喂,连喂3~6天,可防治鱼烂腮病;也可用干叶粉按4 ppm计算药量,兑20倍饱和的石灰水液,浸泡6~12小时后,全池泼洒。

  8.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有粘毛黄芩、 滇黄芩、川黄芩、 丽江黄芩、甘肃黄芩等,含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黄芩新素等5种黄酮成分。此外,尚含β-谷甾醇、苯甲酸、黄芩酶等。黄芩有抗炎、镇静、抗菌性病毒的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烂腮、疖疮、 打印病、出血性败血症、 肠炎病、尾柄病等。使用方法:取黄芩粉碎成细粉,按5% 的比例加入饵料中自由投喂,5 天为一疗程;或将黄芩切细加水浸泡24小时后, 煎煮三次,使水溶液浓度为1%,全池泼洒,一日一次,连用3天。

  五、中草药防治鱼病存在的问题与发展

  中草药防治鱼病的有效性已被生产实践所认定, 但是, 中草药大都不是以成分含量的测定而被人们认可,而主要是依据多年积累的实用有效性。 有效不是一个直观的量化概念, 如能量化并订入质量标准中才不难被人们所接受。 如果对每种中药进行不同方法提取和全方位评价, 然后接药理作用将有效成分归类,则有利于创制出疗效确实的鱼用中药新制剂。 此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受地域、炮制方法、采收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 且其疗效作用不迅及, 对烈性传染性水产动物疾病的治疗作用不明显, 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中草药的开发利用。

  尤其在中草药的剂型研究中, 往往满足于动物试验或临床总结的结果如何,对复杂的中药成分哪些起作用?在哪些环节起作用?药物在鱼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以及药物的理化性质与药效的关系等, 则研究不多。

  但是, 对于鱼用中草药的开发与应用,首先是进一步发展中药材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是加强中草药的药理、药化和临床研究, 三是加速中药的新药研究。

  唯此, 才能充分挖掘祖国医学宝库中这一独具的优势,服务于现代渔业的生产与发展。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