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逐渐进入放苗高峰期,一些养殖户图省事,往往忽视了养殖前期关键的准备工作,结果给养殖生产埋下了隐患。
清淤晒塘要彻底
“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土”。对于池塘养殖而言,池塘土壤处理得正确与否关乎全年养殖的成败。一些养殖户由于时间紧容易简化这个步骤,即使晒塘也不晒透,结果会造成养殖过程中鱼病频发造成损失。
清淤晒塘可以清除残饵、粪便、动物尸体及其他腐殖质,减少底部有机物分解耗氧;并利用紫外线杀灭各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一般池塘底泥有效深度为一个耕作层,即10厘米-20厘米,过深过浅都不利于生产。
晒塘可在池塘底部挖“田”或者“丰”字型排水沟,沟底最好到硬土,使用水泵及时将沟内的积水抽出,加快晒塘速度;塘底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分,让微生物作用,加速塘底有机物质氧化分解。晒塘标准以底泥表面出现大量2厘米-3厘米的龟裂或者淤泥晒成灰白色或黄色较好。
药物选择应正确
对于清塘,几乎所有的养殖户都会选择一些药物进行处理,但在清塘药物的选择和操作上存在一些误区,导致清塘不彻底或者药物残留等,为放苗和养殖埋下隐患。
对常用的清塘药品有生石灰、漂白粉、茶粕、以及强氯精等,可根据使用习惯、药物特点以及时间紧急程度等任选一种或者综合使用。
肥水培藻莫忘记
经过清塘,池塘有害微生物较少,水质也会偏瘦,而且水体较小,这个时候补充有益菌非常有利,肥水也较容易培藻类且成本低。因此,此阶段是打底培水的最佳时机。
放苗前3天~5天使用海联科3202+海联科3101打底补菌,提高水体碱度硬度和缓冲能力;水质清瘦底肥不足的池塘可使用海联科育藻膏或者藻元素进行补肥,为成功放苗和前期养殖打下良好基础。
放苗前工作需细致
放苗成功与否是养殖成功与否的“首战”。放苗前水质检测、试水放苗、放苗时机选择、苗种消毒等操作对于成功放苗很关键。
水质检测:放苗前1天-3天检测水质指标pH、氨氮、亚硝酸盐等;一般早晚pH值在7.5~8.5之间;氨氮低于0.6mg/L;亚盐低于0.1mg/L。
试水放苗:放苗前4小时~6小时进行试水检测,先在池塘鱼框内放入几十尾鱼苗,观察1小时~2小时,若鱼苗有焦躁不安、浮头挣扎、四处窜游等异常现象,说明清塘药物仍有残留。
放苗时机:春季放苗最好选择在晴天的中午进行,此时鱼苗适应最快,成活率也最高。
苗种消毒:苗种下塘后1天~2天内,使用海联科聚维酮碘全池消毒,防止因运输创伤引起的水霉、细菌性疾病等。
做好前期池塘的晒塘、清塘、打底、放苗等操作,无论是对于前期的放苗成功率还是对于后期养殖的顺利都意义重大。 农财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