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籽鹅育雏期饲养环境调控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籽鹅育雏期饲养环境调控
发布日期:2015-08-12 00:00:00  浏览次数:8

  鹅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内的饲养阶段,此时饲养环境调控是雏鹅饲养管理的工作重点,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生产性能。籽鹅属小型鹅品种,雏鹅个体较小,对环境适应力较弱,前期生长发育缓慢。因此,针对籽鹅育雏期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环境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温度。雏鹅对温度的反应非常敏感,高温或低温对雏鹅生长都不利。温度高,雏鹅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或感冒;温度低,易受凉,导致消化不良或挤压死亡,所以育雏阶段要有专人看护,及时调整育雏温度。因籽鹅属小型鹅种,对低温和温度骤变的适应能力很弱。所以,育雏初期要求温度较高,脱温速度要求较慢。

  适宜的育雏环境温度是促进雏鹅生长发育和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条件,是雏鹅本身在此饲养阶段感受的舒适温度,而不是经验得出的温度参考值。因此,实际饲养必须在育雏舍多安放温度计,经常观测环境温度。通过雏鹅具体的行为表现及健康情况来判断育雏的温度是否合适。具体判断方法是:当温度适宜时,雏鹅均匀分布,呼吸平和、安静,食欲、采食正常,吃饱后很快安静睡眠,粪便、生长发育均正常。虽然雏鹅仍有喜欢趴卧在一起休息的习性,但没有集堆、相互挤压的现象。

  育雏生产中,还需灵活掌握一些规律,夜间、阴天温度可高些,中午、晴天可低些;小群可高些,大群可低些;弱雏可高些,强雏可适当低些等。21日龄以后,当雏鹅的御寒能力增强、舍内外温度基本相同时,则可逐渐脱温。

  相对湿度。生产中,要求育雏舍内湿度适宜。如湿度过高,病原微生物容易生存、繁殖,导致垫料出现霉菌,雏鹅易发白痢、球虫病、曲霉菌病和大肠杆菌病等多种疾病;湿度过低,舍内干燥,会加快雏鹅体内水分散失,绒毛发脆,脚趾干瘪,且雏鹅易患呼吸道疾病等。

  2周龄内雏鹅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且需要温度高,易脱水。所以相对湿度应为60%~70%。3周龄~4周龄内雏鹅新陈代谢速度加快,活动力强,湿度过大会阻碍雏鹅体热散发,因此,相对湿度宜在65%左右。

  控制舍内湿度的方法有很多,可采取以下4种方法:一是在通风换气窗上装上布帘,既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又达到吸湿保温的效果;二是食宿分开,避免雏鹅把饮水器中的水打翻,造成垫草潮湿;三是勤换垫草,勤清粪污,随时保持育雏室干燥;四是可以使用生石灰吸潮。

  籽鹅雏鹅应按体质强弱和体重大小分群饲养,并随日龄增长逐渐减少饲养密度。通常1日龄~5日龄为20只~25只/平方米,6日龄~10日龄为15只~20只/平方米,11日龄~15日龄为10只~15只/平方米,16日龄~21日龄为7只~10只/平方米,21日龄后密度逐渐下降。

  合理光照。日光照射可以增加雏鹅体温、食欲,利于消化,加快新陈代谢,增强维生素D的吸收,促进钙磷代谢,促进骨骼生长,增强机体抗病力。如光照强且时间长,雏鹅得不到适当休息,易发啄癖。初生雏鹅视力较弱,若光线暗淡则不利于其饮水和采食,晚上应采用人工光照来弥补自然光的不足,确保鹅群能在适当强度的光线下进行运动、饮食、饮水,以提高雏鹅生产发育速度。 郭文凯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