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鮰类肠败血症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鮰类肠败血症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15-06-15 00:00:00  浏览次数:18
临床症状
患病初期,病鱼胸鳍侧有直径为3毫米~5毫米的损伤,外部如针状的创伤,并深入到肌肉。病鱼头朝上尾朝下悬挂于水中,有时呈痉挛式螺旋游动,继而死亡。因鮰鱼规格和个体免疫力等差异,鮰类肠败血症的临床症状不尽相同,表现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形式。
1.急性型死亡率高,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病鱼停止摄食,游动缓慢,离群独游,或头朝上悬挂水中;患病鮰鱼体表出现褪色斑,腹部肿胀,眼球突出,鳃丝发白,有淤血,鳃盖、腹部、下颌和鳍条基部充血,肛门红肿;解剖可见,腹腔有带血腹水,肝脏有淤血斑,脾、肾呈紫黑色,肠壁严重充血,肠道充气或者充满黄色黏液,有时还伴随有套肠出现。
2.慢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头穿孔”,鮰爱德华菌通过鼻根的嗅觉囊,到达脑部,在脑部形成肉芽肿性炎症。病鱼精神萎靡,有时呈痉挛式的螺旋状游动,头部两眼之间有个空洞性的病灶,严重时可直接看到脑组织。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1.改善养殖环境,保持水温稳定,避免剧烈操作,投喂优质饲料等可预防鮰类肠败血症发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可以增强鮰鱼对鮰类肠败血症的抵抗力。在发病期间适当减少饲料投喂也能明显降低鮰类肠败血症的发病率。在鮰类肠败血症发病温度的窗口期(22℃~28℃)尽量避免用硫酸铜去抑制藻类和杀寄生虫,因为硫酸铜可能导致鮰鱼体内的免疫抑制作用。对于已发病池塘,应及时清塘,去淤泥。存活斑点叉尾鮰隔离养殖,病鱼、死鱼等应作深埋处理。
2.在疾病流行季节,在饲料中添加天然植物药物如大黄、板蓝根、黄芪、鱼腥草等,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将植物药物粉碎至60目~80目,按照每千克鱼体0.5克~0.8克的剂量称取药物,开水浸泡20分钟~30分钟后,拌饲料投喂。
3.免疫预防效果显著。在投放鱼苗或鱼种前,使用灭活疫苗浸泡或口服免疫预防鮰类肠败血症效果显著。
治疗方法
1.内服抗生素药物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时(任选一种即可),每千克鱼体重0.1克,拌饲料投喂,连服3天~4天即可。
2.内服氟苯尼考时,每千克鱼体重0.05克,拌饲料投喂,连喂3天~4天即可;使用抗生素时,注意要交叉用药或进行耐药性检测指导用药。
3.在发病期间,全池泼洒稳定性二氧化氯(0.3毫克/升)或强氯精(0.4毫克/升)或漂白粉(1.0毫克/升)有一定治疗效果。
本材料由农业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整理,供防治工作中参考。具体措施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相关专业机构和人员指导下实施。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