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与分布
(图)俗称鸡冠蚌、湖蚌、绵蚌、水蚌等。该蚌耐污水和低氧能力较强,喜栖于较肥的水域,生活在硬底或泥沙底的河流、湖泊、沟渠等水域中,它比三角帆蚌分布广泛,在我国几乎各地都出产。日本、越南也都有分布。
形态特点
褶纹冠蚌属大个体淡水贝类。成年个体比三角帆蚌的同龄个体大得多壳长可达290毫米,壳高170毫米,壳宽100毫米,最大个体壳长可达400毫米以上。它壳质较厚,且坚硬壳后背缘向上扩展成巨大的冠,使蚌体外形略呈不等边三角形。壳面为黄褐色、黑褐色或淡青绿色;壳内面珍珠层呈乳白色、鲑白色、淡蓝色或七彩色。褶纹冠蚌1年有2次繁殖季节,分别是3月~4月和10月~11月。脱离鱼体而沉人水底栖息生长的幼蚌,成长个月壳长可达10毫米~20毫米,成长20个月壳长可达100毫米。
育珠特点
褶纹冠蚌个体大,开壳宽度可达1.5cm,便于植珠操作,成珠快。但培育的珍珠质地粗糙,珠态也比不上三角帆蚌所育珍珠,多作为药材、保健品和化妆品的原料,能用作工艺珠的比例较少。同时,褶纹冠蚌外套膜上的插核性能也不佳,因其斧足肥大,伸展范围广,往往可将插核排空。但由于内脏团肥厚,可在生殖腺中插植大核;又因个体大,外套膜宽广且壳质珍珠层光亮洁白,非常适合于培育大型的佛像珠等象形珍珠。因此,育珠专家认为,我国目前的育珠领域在使用三角帆蚌育珠的同时,应合理利用褶纹冠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