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鲍鱼育苗工艺技术分享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鲍鱼育苗工艺技术分享
发布日期:2014-12-26 00:00:00  浏览次数:22

  育苗 鲍鱼幼体培育密度以3000个~5000个/升为宜。进入面盘后期幼体时,尽快接到采集片上。投放幼体的数量按后期面盘幼体计算,每平方米育苗池投3万~4万个。幼体数量要严格控制,密度大饵料不足会造成稚鲍生长缓慢,密度小则会影响生产效益。接苗后遮光,原水充气培养2天~3天,待幼体全部变态匍匐后开始常流水。每天用调光帘控制室内最高光强在1万勒克斯左右,不低于2000勒克斯的照射每天要力争保持13小时以上,以保证稚鲍期饵料的繁殖补充。在培育期间采取大量充气,不仅可增加溶解氧,还可使池水产生内流动,有利于稚鲍的生长。一般情况下2个月左右,稚鲍可生长至4毫米~6毫米,个别达7毫米。这时采集片上的饵料也差不多被舔食干净,需要进行剥离。

  饵料培养新工艺技术 常规工艺中,底栖硅藻的扩种接种培养在室内进行,新工艺采用海上采种培养,这种方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两个年度生产用池时间冲突的矛盾,而且还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海洋中底栖硅藻种类丰富、适温范围广,用其饲育鲍效果好,且高温期不易脱落,有利于延迟稚鲍剥离时间,增大剥离规格。

  在烟台海区进行鲍常温育苗,底栖硅藻的培养一般在5月中旬进行,此时海上水温为15℃左右。将饵料采集片刷净装框后,全部挂到浅海养殖筏架上,吊挂在水下3米左右。一般情况下,每星期到海上摆动一次,减少浮泥对硅藻附着的影响。6月上旬,当饵料框上的硅藻生长到浅黄色时,将饵料框全部移入修整完好的育苗池。移入时间最好选择阴天的清晨和傍晚,以免硅藻的干露死亡。将框架移入育苗池摆放整齐后,依次向回水池加2×10的敌百虫和400×10的碳酸氢铵,进行水循环,循环12小时倒池一次,清除脱落物和被药死的动物,再向回水池加400×10的碳酸氢铵,循环12小时,待附生动物被全部杀死后,摘除其尸体,倒池清池后转入强化培养。

  稚鲍剥离及剥离后稚幼鲍培育期换水量的改进 剥离后即在育苗池中采取大充气加常流水和循环水相结合的措施进行培育,将常规工艺技术要求的日换水量达到10倍培育水体,减至日加换水量最高可不超过3倍。采取以循环水为主的方法使池水大流动,日流动保持在20小时以上,这种方法在越冬期可节约大量能源。

  底栖硅藻的强化培养 屋顶透光率高、窗户面积大,为底栖硅藻生长提供了保障,光强的白天和阴雨天气用遮光帘调光,将常规工艺技术要求光照不超过2500~3000勒克斯,提高到日最高光强10000勒克斯,为防止由于光强造成绿藻的大量繁生,可以采取经常上下倒置饵料框方向的措施加以解决。        王海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