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鱼类的越冬技术与管理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鱼类的越冬技术与管理
发布日期:2015-01-27 00:00:00  浏览次数:13

  为了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首先应该了解鱼类越冬水域的理化、生物学特点和鱼类在越冬期的生理特性。其次是分析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使鱼类安全越冬。下面着重说明静水池塘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的措施和越冬管理。

  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的措施

  1.越冬鱼池的选择和修整:越冬池面积依越冬规模而定,水深以不冻水层1.5米以上为好。池底要平坦,淤泥越少越好。水源用河水、水库水和泉水皆可。泉水水温过高时应适当冷却,如果含氧量太低,应增加流程。有工业污水或大量生活污水流入的不能作为越冬池。

  条件较差的越冬池应修整。水浅、塘泥多的水体,最好挖出淤泥,加高加固堤坝,提高水位。堤坝漏水的要及时修补。用生石灰清塘,每亩用量:水深10厘米50公斤~70公斤,水深1米125公斤~150公斤。杀灭病原体、野杂鱼,改善底质。

  2.培养体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健壮、肥满、耐寒能力强、对缺氧的适应力也强的鱼种,越冬成活率高。越冬鱼种规格应在10厘米以上。

  3.吃食性养殖鱼类在越冬前一个月,饲料中应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和增加维生素添加剂,降低磷含量,增强鱼的体质。

  4.调节水质,改良底质:越冬前使用水质改良剂,消除水中的氨及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使水体中悬浮物凝聚沉淀,澄清水体,增加冰下氧气。

  5.适时放养,密度适当:越冬鱼在水温10℃左右放养为宜,不要低于8℃。拉网并塘操作要细心,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密度依池塘条件而定。底质好并可补水的静水越冬池,每立方米水放鱼0.3公斤~0.4公斤,完全止水越冬池每立方米水不超过0.3公斤。

  6.肥水越冬,生物增氧:越冬前清塘、注水、施无机肥培养浮游植物,这是鱼类安全越冬的有效措施。越冬期间,若浮游植物数量下降,水质变瘦,可用每亩水面挂1公斤尿素或碳酸氢铵3公斤和磷酸氢钙2公斤的方法补充营养,以保持池水溶氧量每升3毫克以上。具体做法是把两者分别装入编织袋中,挂在同一冰眼内,沉入冰层下0.5米。编织袋全池均匀分布。

  越冬管理

  保证鱼类安全越冬,必须加强越冬管理,管理得好,可避免或减少鱼类越冬死亡。

  1.专人负责,及时检查越冬情况:越冬池要有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

  越冬池应定期检查水质、水色、池鱼活动情况,定期测定水中溶氧量。一般每星期检查一次,春节后每天检查一次。

  2.扫雪:雪对阳光穿透力影响很大,越冬池积雪应及时扫掉。池面积过大,扫除2/5~3/5,改善光照条件,增强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量。

  3.定期注新水:越冬池应定期注水,一般20天~30天注一次。

  4.防止惊动鱼类:越冬池应禁止人车通行、滑冰和冰下捞鱼虾,避免鱼受惊四处乱窜,消耗体力,增加耗氧量。

  5.循环水增氧:越冬池严重缺氧又缺乏水源的,可采用循环水增氧。该法是在越冬池一端用泵提水,水沿冰面打开的冰槽流入另一端冰眼中。此方法增氧效果较好,缺点是水温下降较快,必须监测池水温度,水温降至1℃时应停止提水。

  6.如果出现大量浮游动物发生缺氧,可施用90%晶体敌百虫杀灭。枝角类每立方米水施0.3克,轮虫每立方米水施0.5克。       白素菊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