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春天水产养殖过程中水霉病的特点与防治方法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 » 养殖技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春天水产养殖过程中水霉病的特点与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15-03-19 00:00:00  浏览次数:16

 

 

  

 

  水霉病通常是指我们常说的“长毛”,其实是养殖品种感染了真菌以后,水体中的悬浮物(浮游植物,泥沙等)吸附在真菌表面而形成的类似毛状物。在江苏省邗江区,水霉病主要发生在春天,集中在每年的2月至4月,一般的情况下在每年的4月20号以后这种病症就会消失。水霉病感染的养殖品种广泛,一般所有的养殖品种(鱼、虾、蟹、龟鳖等)都会受到感染。

  发病因素和特点

  1.养殖动物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由于捕捞和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鱼体受到挤压、鳞片脱落而形成的外伤,创伤面易感染真菌。因此诱发生病的特点是发病灶面小,但很深,发病后症状明显,死亡量大。在虾蟹类主要表现在甲壳表面形成溃疡性创面,成点状,但死亡量不大,传染性不高,但影响其生长和脱壳。

  2.寄生虫叮咬后形成的外伤,此类主要是锚头鳋叮咬后形成的体表红点状的伤口而感染的真菌,因此诱发生病的病灶很小,成点状,如水体悬浮物量大,就像在体表开的小花,“毛”长,但对鱼损伤不大,如果能坚持到5月初,一般不会形成死亡,也不会对鱼类生长有太大的影响。但如果创面很多,而且集中在一起,形成大的创面,这也会导致一定的死亡。

  3.水质差或鱼本身体质差或经常拉网而不消毒的,使鱼体表黏液大量脱落,鱼体表粗糙,使鱼失去体表的保护而感染的真菌,这类群体一般不易诊断,病鱼体表不会形成“毛”状物,主要表现在体表发亮、发青、发黑,表面很粗糙,大量的鱼浮在水面,头朝上,类似缺氧浮头。这种情况很不好治,而且死亡量很大,面很广。

  预防和治疗

  1.养殖品种捕捞和运输以后,在下池之前用高锰酸钾10ppm浸泡20到30分钟,然后带水下池,第二天或第三天后10%聚维铜碘500ml每亩米全池泼洒。如已发生水霉,用水霉净300ml每亩全池泼洒,或250大蒜素加250克二氧化氯混合后全池泼洒。

  2.预防寄生虫而引起的水霉病,首先要在进入冬季前将寄生虫杀清,然后要彻底消毒,在水霉病发生前,把伤口修复好,治疗同上。

  3.防止脱黏引起的水霉病,首先要培养水质,提高鱼类的体质和养殖环境,尽量少拉网,或在拉网前使用维生素500克每亩全池泼洒,防止应激而脱黏。或进入冬季前下一次生物肥,用量视水质情况而定。治疗同上。         丁国斌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