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承载乡愁的古村落该如何保护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承载乡愁的古村落该如何保护
发布日期:2015-02-06 10:14:00  浏览次数:9

     “这两年,好几个民族村寨在大火中付之一炬,消失的不只是古建筑,还有百年的历史和乡愁。”“越来越多的古村镇在商业开发中变味了,失去了原来的面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传统村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也发生了转变,人去房空现象严重。”“从官方到民间,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还不够强,也易受外界文化冲击,不少民间民俗文化正在消亡。”……

    在今年的贵州省两会上,传统村落保护是会场内外常能听见的热门话题,理想状态与现实成效的差距也让这个话题略显沉重。

    关注度高,但破题不易

    2014年全国公布的传统村落名录有1561个,其中292个在贵州,数量排名全国第二位。

    “贵州丰富传统村落是一颗文化旅游王冠上的明珠,但很多古村落都日益衰落。”贵州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贵州省委秘书长李梓经过调研后发现,除了少数传统村落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一定保护外,其他很多都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贵州省政协委员、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向建军今年带上贵州两会的提案是《高铁时代的民族文化保护》。2014年贵州首通高铁,沿线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地区都在“摩拳擦掌”,希望借此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向建军在提案中引用了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的话来提醒,“一个古村落的消逝,便是一个历史细节的泯灭”,再不保护好就来不及了。

    李梓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分析说,在一些地方,传统村落保护跟GDP考核的“硬指标”相比,只是“软任务”。在地方政府财政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有所取舍,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往往只顾得上极少数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传统村落”。

    她还指出,需要特别重视传统村落中的主体流失的问题,“现在大量人口向城镇转移,很多村寨都面临‘空心化’”。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