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十佳农民风采]“探路者”李凤玉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十佳农民风采]“探路者”李凤玉
发布日期:2015-02-26 09:03:00  浏览次数:9

李凤玉在检查玉米烘干效果。

  冬至时节,黑龙江大地早已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仁发现代农业农机合作社玉米烘干塔传输带吐出的金黄色玉米在场院上堆成了小山,映衬着蓝天、白雪,描绘出一幅浓墨重彩的丰收图。

  这个合作社创造了奇迹:5年间,社员从本村7户发展到8个村2638户、土地入社从1100多亩扩大到5.4万亩、从亏损187万元到盈利5328万元……

  带领仁发合作社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克山县河南乡仁发村党支部书记李凤玉。

  这个老李真不简单,他不仅是仁发合作社的“主持人”,更是当地合作经济的探路者。古城镇新隆合作社理事长康利海告诉记者,自己一步一步紧跟着仁发学,2012年只有7000亩地,现在已经有土地3.2万亩,6个村的505户农民入了社,农民亩分红达到了726元。现在,仁发合作社联合了30多家他们这样的合作社成立联合社,在市场上的话语权进一步扩大。

  李凤玉年轻时当拖拉机手,一直就琢磨着搞土地规模经营。2009年和6位村民成立了仁发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了1100亩地。但是最初点背极了:土地分散,大农机用不上;放到外地去给人家代耕,又没挣到钱。秋后一算账,提取折旧后倒赔了187万多元。那阵子对于老李来说特别难熬:“一听敲门声,心里直翻个儿,头一次尝到了躲债的滋味,火上得满嘴起泡,我挨个给他们打欠条,心一横,甚至都动了分农机的念头。”

  在省农委主任王忠林点拨下,李凤玉开始了探路之旅,探索着怎么把合作社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社:以350元/亩作为保底分红,高出当地农户自行转包土地每亩110元;入社成员不分先后,年终盈余按入社资金同等比例分红;国家补贴资金产生的盈余按成员平均分配;贫困社员可将本户入社土地保底金全额付息借回;入社成员仍享受国家发放的粮食综合补贴;重大决策事项实行一人一票;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这“七条承诺”一下子吸引了农户的眼球,相邻的3个村子1.5万亩耕地都入了社。

  2013年,经理事会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取消保底,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样一来,亩收益从700多元涨到900多元,比当地非社员农户多将近700元。

  国家的农机具补贴应该归谁?李凤玉说,这是给全体社员的,必须平均分配给社员。“到2013年末,仁发国投农机具资产1734万元,平均到每户合7000来块钱,这就让仁发农业生产实现了耕作全程机械化。要是补贴散户,补到20万元也实现不了全程机械化。”

  2011年经社员代表大会表决,仁发开始提取公积金,按分红比例记在个人账户,等同于投资,不仅成员之间产权明晰,而且不同年份也利益清楚。

  仁发合作社的成就引起多方关注,最近,黑龙江省建设银行直接给仁发合作社授信1亿元。有了钱,老李又开始琢磨新的发展:新建一个肉牛养殖场、两座玉米烘干塔……“还有,多种点鲜食玉米!我们都觉得这个品种有前景!”说着说着,老李兴奋起来。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