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山西:生猪产业向质量型发展转变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山西:生猪产业向质量型发展转变
发布日期:2015-03-16 13:58:00  浏览次数:4

  生猪养殖下步咋走

  2013年价格走低,历经2014年的“寒冬”,2015年依然“寒气”逼人。“猪周期”已不再明显,一味求量模式难再延续——

  “生猪价格在5.5元/斤上下徘徊,一头猪出栏要赔300元-400元”,3月13日,一个养殖户说。3年一轮的“猪周期”已不再明显,养殖利润高峰期是200元/头至800元/头,低谷期则是-400元/头至-300元/头。2013年春节前两周生猪价格走低,历经2014年的“寒冬”,2015年——依然“寒气”逼人。

  养猪进入“新常态”,养殖户将何去何从?

  从全省生猪的生产情况来看,2014年山西省生猪存栏年增长率连续第5年突破了30%,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大型猪场增长较快,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超过了60%;从全国来看,生猪存栏比较稳定、年出栏7亿余头,规模化养殖的出栏量比重大幅攀升,但同时,利润被压缩、盈利微弱。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李步高讲了一个故事:“有这样一个现象,一个夫妻档的养殖户,养了20头猪,管理非常精心,他们的成本降下来了,这几年没有赔钱。但是,1000头以下的规模场,很大一部分在赔钱,而且有的难以为继,已经退出了养猪领域。”

  养猪养了七八年的山西长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姚军说,他正在努力做一个种猪管理数据库,目标是提高母猪年提供肥猪数。他说,“国外生猪的价格并不高,但是利润还不低,原因是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高,而提高生产水平的关键在良种”。“长期追求数量型发展,忽视对种猪遗传性能的改良,造成了目前种猪遗传性能低下、优质种猪供应不足”,省遗传评估中心主任王效京坦言,“山西省每年更新需要的种猪有60%以上依靠外调,正在陷入引种—维持—退回—再引种的恶性循环。这样,一是造成种猪质量良莠不齐,二是带来极大的生物安全隐患,三是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不足16头,严重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这些也不同程度印证了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李步高的观点,他告诉记者,随着消费结构的调整和规模化发展的推进,猪肉的供给已经基本满足了需求,有的年份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2013年春节前开始走入低谷的生猪价格,到今天都徘徊不前的情况已经说明产业效益在下降,“猪周期”已不再明显,生猪产业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一味追求规模增长的数量型发展方式很难再延续。李步高说,在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型的过程中,种猪质量成为关键。

  据介绍,山西省猪品种资源丰富、特色明显,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先后培育成功9个新品种、配套系,其中马身猪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品种名录,晋汾白猪获国家级新品种证书,马身猪、山西黑猪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省畜禽繁育工作站的张树方说,目前,山西省已成立了猪育种协作组,将遴选50家重点种猪企业,充分利用育种技术结合以生猪生产性能为核心的大数据,促进产业向质量型发展转变。(记者 张晓敏)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