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宜州现代农业发展蓬勃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宜州现代农业发展蓬勃
发布日期:2014-05-06 10:18:25  浏览次数:14

三农B2B网讯   近年来,宜州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甘蔗、桑蚕、食用菌、水果、养殖等产业,突出能人带动,突出现代特色,提升农业生产效益。2013年,该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68亿元,同比增长2.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56元,同比增长12%。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机综合机械化率达45.1%,同比增长5.8%;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个。

 

依托资源特色。宜州市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2013年,该市粮食完成播种面积79万亩,总产量22.6万吨;新种甘蔗13.9万亩,甘蔗良种推广率达81.3%,新榨季进厂原料蔗172万吨;桑园面积32.3万亩,鲜茧产量5.4万吨,农民养蚕收入22.4亿元,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连续8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拥有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基地31个,产食用菌8000万棒,产值1.8亿元;水果总面积达9.4万亩,总产量7.78万吨,获全区“优果工程”升级行动先进县称号;核桃产业推进成效显著,现已完成核桃种植面积5.39万亩、挖坎面积6.47万亩。

 

利用能人带动。庆远镇马安村吴传龙、吴传庆兄弟开垦了10多亩荒坡,建起23个大棚种植哈密瓜,年纯收入23万元,带动了庆远、刘三姐、洛西等乡镇群众种植哈密瓜的热情。洛西镇福田村农民戚芬利用水面和林地搞养殖,现拥有4个鱼塘,总面积30亩,年产鲜活鱼30吨;林下养鸡年出栏近3万羽、鸭子5000羽、鹅1000羽,年销售收入达200万元以上,带动了周边群众掀起林下养殖的热潮。

 

目前,该市常年存栏生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有162个,存笼1000羽以上家禽规模养殖场65个。水稻规模化种植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在洛西、庆远、德胜等乡镇建成超级稻高产示范片6个;福龙瑶族乡种粮大户韦华甫获得“2013年全区种粮大户”称号。

 

突显科技威力。“我们合作社有大马力拖拉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各种农业机械29台(套)。去年,我们在福龙乡成功创办了一个500亩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示范点。今年,我们将在宜畔村示范推广“犁田-耙田-育秧-播种-收割-烘干”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方式,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日前,宜州市烽火联合耕作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庆远镇宜畔村展示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方法时,合作社负责人韦华甫说。

 

对于甘蔗种植大市宜州来说,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缺乏等原因,群众种植甘蔗热情不高,如何保证蔗糖产业健康发展成了一道关键课题。对此,该市积极探索甘蔗发展新路子,进行土地“小块并大块”整治,以实现甘蔗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提高甘蔗生产效率。经济能人韦家勇连片承租庆远镇思榄村牛岩屯700亩土地,建成糖料蔗良种繁育基地,并采用现代机械生产,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今年,该市还将鼓励制糖企业、甘蔗生产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在基础设施和自然条件较好的庆远、北牙、刘三姐、德胜等9个乡镇,建设万亩优质糖料蔗示范基地,现已落实500万元资金用于试点种植及机械化耕作。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