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春节过后第一个星期,一场以农村综合改革为主题的改革工作会议,打响了2014年三水深化改革的“头炮”,也让三水的干部感受到了改革的热度与力度。这场会上,三水对2013年启动的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进行了详细部署。
三水城区俯瞰图(三农B2B网配图)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是我区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三水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水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核心是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稳步推进三水特色城镇化建设和完善农村管理体制服务机制。
笔者也从此次改革部署中了解到,“经济活力”和“管理规范”成为两大关键元素。其中,“经济活力”主要是完善农业产业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管理规范”主要是推进管理和服务体制改革。这两方面,也将成为三水今年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突破领域。
组建经营共同体鼓励农业链条式发展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重点要解决的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问题。”在上述会议上,三水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区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这番话道出了三水的实际。数据显示,三水拥有30多万亩集体农用地、20多万农业人口,虽然农业总产值在全区所占比重不高,但在就业、居民收入、地区品牌等方面,农业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然而,解决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问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上述负责人就直言,当前制约三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一个淡薄三个滞后”,即农民市场意识淡薄,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发展、农产品种苗业发展和市场信息服务等发展滞后。
实际上,这是当下农业“散户式”生产、未能充分参与市场的真实写照。三水一位农户就曾向笔者直言,以前经常会遇到种了很多冬瓜,结果收获后卖不起价的问题。
为此,三水将重点引导农业转变发展方式,构建起以“物流—基地—种苗”和“农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新型农业产业链。这让三水以“组织化”为手法的农业链条式发展思路浮出水面。
“要补强和延长产业链,尤其是补强种苗、技术、流通、加工和社会化服务等环节。”上述负责人解释说,三水将组建环环相扣的农业经营共同体,构建利益分享机制,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农业向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具体而言,三水一方面将重点强化流通环节,实现农业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则重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水平。按照目标,三水计划用三年时间培育发展一定数量上的优质涉农流通主体,包括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2家,2亿元以上的3家,1亿元以上的5家,5000万元以上的10家。
在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方面,三水将分期分批打造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业园区,中北部将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同时,将水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力争到 2016年水产业亩产达到1.5万元,总产值超20亿元;此外,还将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重要带动力量,形成“公司 专业合作社 农户”的发展模式。
“我们还会大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上述负责人表示,由若干家庭农场组建合作社,使家庭农场通过合作社来联接市场,并增强其抗风险能力。
全面推开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服务和运作效率
在完善农业产业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全面推开管理服务体制改革也成为三水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一环。
“农村发展和治理都离不开管理体制的问题,体制机制理顺了,农村发展和稳定才有保障。”对于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启的农村改革,有“三农”专家曾如是分析。
在此次深化农村改革工作部署中,三水提出要在目前已有10个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村(社区)公共服务站的建设,要求各镇街从硬件建设、人员配备、服务职能等各方面,对所属的村(社区)公共服务站进行完善提升,将其建成为辖区村(居)民提供触手可及的行政服务、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的平台。
为了让服务更高效便捷,村(社区)公共服务站将结合需要对服务大厅设置、网上办事大厅终端等进行完善提升。三水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共服务站还将设置民政救济、国土城建、就业社保、计生卫生等8—12个为民服务窗口。
在治理管理方面,三水则将优化完善农村治理架构,以提升民主议事决策的效率。
上述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全面推进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乡贤慈善会的建设。具体而言,一方面会在全区的村组内全面设立村民(小组)议事会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前者由相当于村内的“常委会”,负责自治事务的议事决策,决策后交由村(居)委会执行,后者则负责监督村(居)委会的运作及执行情况,以此让决策、执行、监督分开,形成科学、高效的运作模式。根据时间表,在完成相应各项选举后,三水将在下半年进一步完善议事会的相关制度。另一方面,三水将引导有条件的村组组建乡贤慈善会和家乡建设委员会,汇聚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三水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三水还将重点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提高优秀党员代表在议事、监督机构中的比例以及提高村小组党支部单独组建率等手法,强化党组织在农村事务中的“话语权”。
对此,一位本土观察人士分析,农村管理一看效率,二看规范,能在保证规范的前提下提升效率,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就有盼头。他认为,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乡贤慈善会等,有望为三水农村治理注入效率与规范的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