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西方城镇化的经验看,如果在经济上以发展速度而不是民生为目的,在政策上将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作为经济发展的附属产品而不是将经济发展作为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的手段,那么,贫富悬殊就会成为城镇化的必然产物。城市生活并不只是提高了生活水平,而且改变了生活的方式、性质和特征。城市为人口聚集、机构多样化、信息交流、知识传播、文化渗透、科学进步和智力竞争奠定了基础,从而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条件。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不同知识禀赋的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步扩大。
泰勒?库文是美国一位颇有名气的教授。他最近在《平均不复存在》一书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电脑技术的长足进步,具有合格技能的劳动力越来越成为稀有资源,收入越来越高,而无缘获得这些技能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多,工资越来越低。这种由知识进步和技术发展而导致的两极分化,正在逐步蚕食传统的中产阶级阶层,加剧了贫富差距加大的历史趋势。类似的观点在美国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能够通过教育而获得这些技能的,是家境较好的家庭。从农村进入城市,或者收入本来就偏低的家庭,没有能力为子女提供相应的教育。于是,贫富悬殊就成了恶性循环。合理分配不仅是收入和财富的合理分配,而且应当是机会的合理分配。在国内城镇化的进程中,不妨为不管来自什么家庭背景的青年和劳工,义务(甚至强制)进行电脑和其他技术的教育。智慧城市需要有智慧市民。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都应当有机会成为智慧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