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上海市郊农村户籍越来越“吃香”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上海市郊农村户籍越来越“吃香”
发布日期:2013-12-11 09:20:23  浏览次数:12

三农B2B网讯  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亭北村25组41岁的粮食种植户薛峰,今年种有水稻面积91亩,他十分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家庭农场主,实际上,他除了流转的土地不到家庭农场应有的面积外,还有个原因是他的户口是非农,不符合金山区家庭农场主的准入条件,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户籍关系能恢复到农村户籍,但显然已不大可能。

上海市郊农村户籍越来越“吃香”

上海市郊农村户籍越来越“吃香”(三农B2B网配图)

市郊农村户籍的农民越来越“吃香”,主要是近年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市郊农民除了与城镇居民一样可以非农就业外,在工作岗位上的农民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方面可以享受与城镇职工同样的待遇;但因为户籍是农民,他拥有原集体资产的一定份额,还有土地承包所有权和经营权,还拥有自己的宅基地和自留地;现在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况不比城镇居民差。


笔者在金山区亭林镇后岗村10组农民邹逸栋家采访,48岁的女主人施春寒自豪地说,我和逸栋都是农村户口,是地地道道的当地农民,公公邹明达70多岁,在家享着清福,24岁的儿子在上海一家大型企业务工。一家三口因为是农业户口,所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面积7.2亩。现在夫妻俩和公公都不种田,把这7.2亩土地全部流转给种田大户,每亩地可得土地流转费700元,一年也有50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他们把这些钱全部拆算成稻谷,这样,一年就有3000多斤稻谷收入,碾成大米一家人一年的口粮也吃不完。现在,邹逸栋家拥有三楼三底的楼房一幢和副房三间,还不仅拥有宅基地,还有种蔬菜的自留田。更值得一提的是,夫妻俩土地流转后,劳动力活力得到充分释放,50岁的邹逸栋开个五金加工厂;妻子施春寒在后岗开了个“阿栋土菜馆”,他们夫妻俩的创业不仅带动了10多个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还为家里创造了财富。夫妻俩板板手指头算算,夫妻俩两个小企业,每年至少有五、六十万元净收入。用施春寒的话来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政策好,现在做农民,真是越做越“吃香”。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