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来源百度图片。
三农B2B网讯 海南中部市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年实现3次突破:2009年中部市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567元,2010年首次突破4000元,达4156元;2011年突破5000元,达5295元;2012年突破6000元,达6356元。
中部市县农民收入能有如此之大的变化,得益于海南省实施“中部农民增收三年计划”。三年来,我省结合中部市县资源优势,扶持了一批联结农户多、增收效果显著的支撑产业体系,同时通过扶持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现了中部市县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激活中部特色农业
一场春雨,一阵春雷,惊醒了泥土中的竹笋。
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什奋村村民王文晖,扛上一把小铲,行走在静谧的竹林下,俯下身去,一棵棵鲜嫩的竹笋跟随铲子破土而出。
“白沙的气候,适合种竹子,这片竹林有5亩,现在每周每亩能采200多斤竹笋。”王文晖说,每个月仅竹笋这项收入就有4000多元。
在白沙,竹子(竹笋)、生姜、南药等特色产业已经成为继橡胶、甘蔗之后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三年来共完成竹子种植面积11.5万亩,生姜种植面积1.82万亩,南药种植面积3.34万亩,三大新兴产业总产值8.13亿元。
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中部农民增收计划实施三年来,中部特色农业资源被激活。
在琼中,种桑养蚕和养蜂业取得了快速增长。其中,种桑养蚕产业已经覆盖村庄560个,养蚕农户有3156户,2012年产值达858万元,桑农户均收入4820元;2012年养蜂业产值达到2300万元,全县养蜂数量累计达到4.52万箱,涉及饲养农户3500户。
定安县、五指山市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民”这一模式,带动农民发展花卉产业,新建花卉基地2790亩,种植面积分别达6400亩、2071亩。屯昌县扩大“屯昌黑猪”、“屯昌阉鸡”的养殖规模,2012年全县畜禽总肉量达5.2万吨,牧业产值达9.87亿元,同比增长33%。保亭则打出了“什玲鸡”、“黑鸡”、“山鸡”等地方特色品牌。
扶持二三产业促非农收入
在定安县塔岭工业园区海南高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300多名身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正在对虾原料进行去头,去皮,去肠腺,拉身,沾粉,然后装箱打包入库。
吴孔淦,是该公司的一名员工,来自定安县定城镇潭揽村。他告诉记者,在工厂里他每月收入有3000多元,公司还包吃包住,缴纳社保等。
“农民工资性收入是海南的短腿,更是中部市县的短腿。”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说,实施中部农民增收计划以来,我省加大了对中部市县农产品加工业的投资力度,扶持工业园区建设,增加农民的就业岗位,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
据悉,三年来,定安县累计投入5亿多元完善塔岭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落户塔岭工业园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8家,拉动农民就业3200多人。
在白沙,邦溪农林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已引进海南百富源等10多家龙头企业进驻,加工的品种有酒精、姜茶、竹笋等系列品种,加工产值达1.97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近1000个。
除了发展第二产业,我省还利用中部市县优美的环境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业。2012年,中部六市县休闲农业企业达到56家,从业人数2985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2013人,带动农户2027户,累计接待331万人次。
保亭扶持1000多万元建设休闲农业示范点,带动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100多家,三年共拉动就业人数近6000人。定安打造了“百里百村”红色旅游区,推广乡村自驾游、背包游、露营游等旅游项目。屯昌县投入1.8亿元建设了9个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拉动农民就业320人。白沙投入6000万元启动建设“美丽乡村”40个,受益农户达991户。
抓培训转移富余劳动力
“以前,村里大多数女孩,初中毕业后,回家没有地种,就出去打工,因为不懂技术,做些体力活,几年后又回到村里嫁人,日子还是不好过。”17岁的林诗怡,来自定安县龙门镇下井园村,2011年,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困,她差点也成为那“大多数女孩”中的一员。
然而,在“雨露计划”的帮助下,林诗怡进入了海南经济技术学院,就读酒店服务管理专业。“免了学费,而且每月还有300元的生活补助。”林诗怡说,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打算就在海口找份工作。
随着农村人口的繁衍,土地已显紧张,特别是农村新生代已经无地可种,促进中部市县农民增收需要将眼光放到农村以外。三年来,我省加大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技术技能培训,将农村人力资源转变成为人力资本,让农民走得出去、站得住脚。
据悉,2012年中部各市县创新培训模式,举办了各类培训班1525期,培训农民近15.3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万人。其中,我省特别注重农村新生代的能力培养,省扶贫办委托14所培训学校先后开办“雨露计划”中专班,年招生人数从300人,逐步增加到2012年的3300人。
同时,中部各市县也加大了农民转移就业培训。保亭三年来累计投入农民转移就业培训资金1100多万元,举办各类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班201期,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年均递增71.6%,2012年达到2.03万人。屯昌整合农业、扶贫、就业、农综等部门资源,重点对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培训,共培训1.7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34万人。白沙三年来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500期,2012年全县外出务工农民达5210人,赚回劳务费5642.43万元,农民人均增加收入5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