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总算懂得央视:电商大促警惕大数据杀熟 - 最新消息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百科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总算懂得央视:电商大促警惕大数据杀熟 - 最新消息
发布日期:2023-09-16 23:37:42  浏览次数:6

最新消息11月4日消息 央视新闻昨日刊文《大数据 “杀熟”! 怎能让真正的刀俎逍遥法外”》,提醒消费者警惕双十一等电商大促活动中的 “大数据杀熟”现象。

报道首先引出了韩女士的案例:10 月 16 日,北京的韩女士使用手机在某电商平台购物时,中途错用另一部手机结账时意外发现,同一商家的同一件商品价格不同。在她注册约 12 年、且经常使用、总计消费金额近 26 万元的一个高级会员账号上显示的价格,反而比仅注册 5 年、很少使用、总消费不过 2400 多元的一个普通账号贵了 25 块钱。

央视指出,究其原因所在,竟然是普通账号可领一张 “满 69 减 25”的优惠券。因此韩女士认为自己遇到了大数据 “杀熟”。

对此现象,电商客服答复称:系统会为 “新用户”跟进账号信息,自动发送优惠券,因此这类优惠券不是每一个账号都能收到的。

央视援引法律专家观点,“区别对待”这个现象恰恰是判断消费者是否遭遇大数据 “杀熟”的关键所在。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不管你是哪一种营销方式,首先你守法那是你一个底线。

“如果企业他在销售的时候,他标注得非常清楚,这个规则是非常明确的,也可以有一定的公平合理性的。但是,在开展各种促销或者营销的时候,价格不太敏感的,就不打折了,明显是差别化地来对待消费者,就是涉嫌大数据杀熟,本质就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之后央视发现在其他的酒店预订、机票销售等领域均存此类现象,这也是最新消息之前多次报道的现象。

对此,专家表示,除 “常规的不透明性杀熟”外,还有另一种情况,对于新老客户,某些平台会通过算法进行针对性推荐,以此使 “熟客”获得的高价商品信息比 “生客”多,可选择的商品更少,进而进一步压榨价值。

最后央视得出结论:杀熟”手法多样,消费者防不胜防 ,无论是何种情况,对于大数据来说都太容易了。无论是根据地理位置定价、搜索频率定价、根据消费记录定价还是控制商品的可见性都是一种 “杀熟”手法。目前已有多项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大数据 “杀熟”,违者将被处以最高 50 万元的罚款。但无论如何,光靠加强监管是无法根治这一现象的,因此消费者也需要在电商促销活动中加强注戒备。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